显性隐性知识两手抓
高慧琴认为,搜索引擎是帮助人们洞察未知的有力工具,并不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会掏空人类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她进一步解释说:“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建立在充分掌握情报的基础上。有了搜索引擎,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迅速掌握资料(或者说情报、信息、数据),让我们眼界不闭塞;进一步的,可以启迪思维。是博文广见好,还是孤陋寡闻好呢?当然是前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有了搜索引擎的帮助,人类可以想象得更远、思维得更深。
而对于搜索引擎上信息鱼龙混杂的情况,高慧琴自有一套判别标准。她说:“很有效的一个方法是,根据信息的来源判断它的可信度。来源,一般就是网站。有些网站一看就很山寨,排版花里胡哨,飘着杂七杂八的广告,这样的网站上面的信息,能相信吗?另外论坛里面的帖子,有些是网友吐槽的,或者是语言偏激,或者是观点偏激,这样的信息,可信度也要大打折扣。而很规范的网站,例如,机构、团体的官网,其内容是经过专人审核的,可信度就高得多。”
虽然爱搜,但是高慧琴并不愿意成为一个足不出户的宅女。在她看来,知识分为显性、隐性两种类型,能直接记录在载体(例如书籍、网页等)上的是显性的,而储存在人脑中的是隐性知识。“很多时候,隐性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隐性知识的传递是社会化交互,有时直接询问朋友、长者或者专家,就很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提高信息素养,掌握搜索技能,更加善于使用搜索引擎;与此同时,也不能完全变成宅男宅女,还是要多多与人打交道。”
搜索Tips:
1. 尽量不要用输入整个问句来搜索问题,而是使用搜索词(1~3个)加空格构建搜索式,搜索引擎是机器,不能像人一样思考。虽然现在有智能搜索引擎(Intelligent Search Engines),但其智能程度远远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好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像机器一样分解和描述问题。
2. 随时灵活地调整搜索策略。在搜索的过程中,比如看到出现结果页面时,会发现某些词,用它们可以更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搜索问题。这个时候要灵活地重新构造搜索式。除了使用新词之外,也可以考虑改变搜索词之间的顺序,会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3. 在搜索式的后面加上文档格式限定。一般默认的搜索结果都是网页,如果要直接下载Word、PDF、PPT、Excel表格,就在搜索式最后面加上“filetype:xxx”,xxx分别是.doc,.pdf,.ppt,.xls。用这个方法下载资料很方便。提高搜商,请关注http://so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