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重点,巩固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等优势产品,着力推进软件服务化和网络化发展,积极开拓电子商务、云计算、增值电信、互联网内容产业、3G网络服务、网络电视、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市场,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系统集成供应商、网络增值运营商、解决方案服务商。重点打造以南京“中国软件名城”为核心的苏南软件产业带,把江苏建设成为国内信息化水平最高、国际上享有较高美誉度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强省。
——服务外包业。积极引导企业拓展供应链管理、金融分析、软件开发、医药研发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业务,加快发展总集成、总承包业务,完善接发包服务平台,促进境内外包发展,建成全国服务外包高地和国际知名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
——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科技测试、技术转移、科技咨询及评估鉴证、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科技服务业。依托各类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载体和平台,逐步建成完善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协作网络,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服务体系。
——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广告、会展、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咨询等商务服务和租赁业,加强资信调查与评级等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连云港大陆桥国际商务中心等商务服务集聚区发展。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商务服务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商务环境最优的省份。
——教育培训业。重点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拓展海外教育,规范教育中介服务,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力度,培育本土培训品牌,把江苏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教育培训高地、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和专业技术人才实训中心。
——家庭服务业。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医疗服务,积极开发家庭用品配送、实物租赁、家庭救助等新产品和新市场,形成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连锁化的经营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服务体系。
加快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推进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建立从产品创意、设计、研发到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等各类专业化服务业企业。“十二五”期间,全省每年分离1000家以上制造业企业发展服务业,其中省内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每年不少于50家。大力发展专业服务中心、行业协会、科技中介机构等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发展为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业企业。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服务标准的制定与推广,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鼓励服务业企业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十二五”期间,组织制定省级服务业地方标准100项,新建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20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50项以上。
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经济。加强中心城市资源整合,有序推进旧城更新和“退二进三”,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商业街区、文化创意街区及城市综合体,集中布局商务、商贸、金融、创意等服务功能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吸引国内大企业集团、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及其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落户。大力发展休闲娱乐、旅游、餐饮、购物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产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