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东地区>江苏>江苏新闻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03-22 15:45:18      来源:新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专栏1 创新驱动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战略是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并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这是江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具有鲜明的发展导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根本的是要靠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提升集约发展水平,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努力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以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为重点。坚持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统筹推进科技强省、教育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构筑江苏发展的战略优势。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全面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创新,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把城市化战略拓展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坚持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相结合,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把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化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动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富民放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增加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加安定、更加美满的生活。

——以深化改革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有效性、改革成果的普惠性,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四章 “十二五”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生活,为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综合实力。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58万亿元(2010年价,下同),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元。

经济结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左右,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

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人才贡献率达到43%;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提高到400件,专利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生态文明。耕地保有量保持475万公顷;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7%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均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

城乡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发展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化水平达到63%。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苏北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大区域发展优势更加鲜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改革开放。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要素市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显著提高;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全国前列,参与国际分工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人民生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在2011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全部脱贫基础上,继续推进脱贫奔小康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00万人以上;城镇、农村基尼系数分别控制在0.39和0.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

社会建设和管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到5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左右;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万人拥有病床数达到40张左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39万套;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人民群众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再上新水平。

专栏2 100项核心关键技术

海上风电整机5项,新型光伏电池5项,核能与生物质能5项,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5项,高性能战略材料10项,纳米材料与器件5项,生物技术新药10项,大品种创新药物5项,大型医疗装备3项,物联网核心器件及应用系统8项,海量数据处理与云计算3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5项,新型显示3项,下一代通信及网络8项,先进机器人及绿色制造10项,大飞机与高铁等重大配套技术5项,新型节能环保技术5项。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组织会商专家对国际原子能机构3月21日提供的最新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状况趋于稳定。>> 详细
点击排行
  现任省级领导呈三特点:年轻化高学历具多省经验
中组部等发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向杨善洲学习活动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