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的病怎样治?
—凤凰“门票新政”调查
事后的7个月里,凤凰县委、县政府寄希望于把古城的各个利益群体关系处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傅天明︱湖南凤凰报道
“今天算是完工了,这是特色民居的保护和改造项目。”2013年11月23日晚10时,蔡龙从沱江两岸的维修工地匆匆赶回,带着倦意与《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见面,“因为正值旅游淡季,必须抢时间!”
数小时前,这位湖南省凤凰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还在与凤凰古城公司掌舵人、中国旅游景区经营领域的风云人物叶文智商谈古城事宜,“谈得很顺利!”
在2013年4月10日凤凰“门票事件”发生前,蔡龙分管县旅游,并具体推动该县“乡村游”景点整治。
半年后的湘西凤凰,寒意渐沉。刚入旅游淡季的古城,修缮设施场景四处可见,较之黄金周满满当当的人群,眼下呈现出一番别样景象。沱江河道的积淤正在清理,古城内的灯线、污水管网正在升级,部分河堤正在加固,三五成群的游客漫步于沱江两侧。
对于游客反映最频繁的厕所问题,政府已与店铺商谈,但“寸土寸金”的古城并没向前来规划修缮的工作人员让步。“还在进一步商谈,古城用地太紧张,用地问题一直未解决,现在政府已找到两处公产房,准备拆后修建并对原有厕所设置明显的标识。”蔡龙说。
门票事件后半年
刚刚吸纳过万千游客的凤凰古城,正借淡季恢复元气。
“去年11月每天售票是三四百张,现在每天售票是3000多张。”蔡龙说,自门票事件后,下半年游客量同比往年“惊喜偏多!”4月和5月人数锐减,6月开始攀升,高峰持续至10月底,预计门票收入达1.8亿元。
而后,11月至翌年2月为淡季,现在景区正忙于基础设施和城区扩容。
“十一黄金周游客增加了百分之十九点多,全国都比较闹腾,但是凤凰没有一个负面事件。全年的投诉率下降了63%。”蔡龙向本刊记者亮出了该年度旅游“成绩单”。
门票事件对于凤凰这届领导班子来说,是挫折,也是挑战。
“为了凤凰,我们在坚守!把游客的不方便变成自己的不方便,把游客的不舒服变成自己的不舒服,让游客在凤凰过一个美好的黄金周!”10月2日,凤凰县委副书记时荣芬在微信上写道。黄金周期间,凤凰县的机关干部倾巢而出,交警保证每天18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但凡抵达凤凰、前往古城的游客,均有免费车辆接送。
门票风波后的7个月里,凤凰县委、县政府寄希望于把古城的各个利益群体关系处妥。
从政府视角来看,当务之急便是基础建设,“为确保游客进城不堵,已经投入了2亿元在4条道路上,绕城线路面改造正在进行,预计春节前结束。乡村游的规划完成后已经着手一期工程的开展。春节后,至少路面清爽。明年五一前,会有一个新面孔。”蔡龙说。
对于政府和运营公司而言,门票事件后,或许都有一个新的开始。
尽管外界曾流传门票事件造成政府与公司关系趋紧,但双方均予以否认。
“如果和政府合作有阻力,那是我叶文智的能力不够,是我没把该讲的讲清楚,所以合作是没有问题,还挺好!”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叶文智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时下,叶文智则以更多精力忙于另外一张牌—即将打造成“第二凤凰”的洪江古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