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也十分常见,父母接送孩子的时候直接把他们放在前面的车厢里。(图片来源:刘征)
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从孩子到老人,从邮递员到公司经理,从大学预科生到现代流行人类朋客,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虽然阿城仅有73万常住居民,自行车拥有量却高达60万辆,全城约有40%的交通是由自行车承担的。阿城自行车的普及、流行以及该城创造的自行车文化反映了阿城人不尚虚荣、塌实务实的生活态度。
和欧洲其他地区一样,自行车是在19世纪进入阿城的。但自行车为什么独独在阿城备受青睐呢?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缘由。阿城原址是一片废弃的垃圾场,位于艾塞尔湖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运河交错、地势平坦,使用自行车方便省力。其次,阿城人口稠密,建筑林立,街道狭窄,汽车行驶极为不便,阿城旅游协会公开承认说:“在17世纪要想在阿城市中心找到一个理想的车位殊非易事,因为这里的街道根本不适合数以万计的车辆行驶。”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阿城的自行车数量确曾一度大幅度下降,但为时不长,自行车便又卷土重来。纳粹占领时期,德国对犹太人滥捕滥杀。安妮·弗兰克将这一历史事实记入日记,战后曾轰动一时,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安妮在日记里曾提到由于纳粹的恐怖暴行,犹太人毫无安全感,他们从此远离自行车,不敢单独骑车外出。
20世纪60年代,年轻的自由主义者在阿城市议会里获得了惊人的多数席位。在他们不成系统的政策主张里有一项是建立“白色自行车”制度,即由政府提供自行车供阿城居民免费使用,这些公车全部漆成白色,以作识别。令人遗憾的是,这项政策推行不久便夭折了,因为阿城小偷也因此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他们将公车改着他色,然后倒手出售,牟取不义之财。
虽然政府的公车政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便告失败,但该政策本身有力地说明了自行车对阿城人是何等重要。阿城人偏爱自行车由来已久,他们还为爱车设定了节日。2000年9月24日,阿城通过一项法案,宣布该日为“无机动车日”,继而规定2001年5月12日为全国“自行车日”和“全国风车日”。这一天,人们可以骑自行车欣赏沿街的风车,自行车再加上美丽的风车构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组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