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家长会
停课当天,镇政府开始动手,拆除了学校周边企业的3处违章建筑。可家长和居民们显然不满意,他们忙着带孩子体检,并给温州的媒体记者打电话,爆料“流鼻血事件”;记者们很快来了。
停课那几天,乐清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应急处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各政府部门,排查了学校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气味源头”,新老校区周围的49家小作坊和企业都被断水断电。
朱启明每天忙到深夜,他很为难,既要处理学校杂务,又要汇报协调,还要安抚家长和老师;后半夜,他都要静静地“捋一捋”思路,几天里,每天睡不足两小时。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业,也为了“顾全大局”,当地教育部门决定复课,学校暂时搬回老校区。
老校区部分教学楼是危房,原计划,是在操场搭建一些临时板房做备用教室;可运砂石的卡车,在校门口的巷道被家长拦下了。
9月8日,星期天晚上,朱启明召开了他当校长13年来最艰难的一次家长会。
他召集了全校老师,要求各班邀请2位家长代表参加;谁知道,复课消息一出,整个镇子都惊动了,家长挤满了老校区的会议室,站不下的,就在门口张望;还有很多家长挤不进去,就在操场等消息。
朱启明原本想转达环保局和教育局的意思:环保是大投入,治污并非一朝一夕。“不能为此犟着,孩子上课要紧。”
没人听他的,一听“复课”,整个校园都嚷着“不来!不来!”之后就散了。
一整个晚上,都有家长来学校打听复课的事,说着说着,便成了抱怨——“孩子流鼻血”只是导火索,引发了整个镇子对环保的诉求。
朱启明只好下了死命令,要求老师采用家访、电话等各种形式,确保复课。
二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张凤,开完家长会,挨个给家长打电话,反复劝“课总要上的”。电话从晚上7点,一直打到凌晨,半张脸都被手机烫麻了。
40位本地家长,接起电话就喊:“不来!”最长的通话,持续了50分钟,好不容易说通了母亲,孩子的父亲又发了火,坚决不肯让孩子去——“读书是大事,保命是更大的事!”
张凤的家人,都劝她,别去上班了,以免“中毒太深”;家长私底下,也说老师们傻:“这种情形,还上什么课!”
电话里多怨言,家长们抱怨近年来磐石污染太重,抱怨臭味一天胜过一天,抱怨“新学校那边太可怕了”!家长们听来不少传言,环保局和教育局的人,这几天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打探得比校长和老师更清楚。
家长们都说,不是故意跟学校和老师过不去,只是怕,一复课事情就平息了,一平息那些停工的企业便又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