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的右手边,穿过一条小道,再转了两三个弯口,终于开始接近正殿大厅。此时的台阶变宽了,而如今这个只剩下一半屋檐的白色石柱的走廊墙壁上,保留着经修复后的“侍酒者”壁画。两位身型优雅的男子端着“酒杯”,戴着明亮的绣花金银腰带、银手脚镯,在向国王献酒。而从他们的穿着与佩饰来看,无不透露出古埃及文化的渗透。这些细微的痕迹也在向人们诉说着公元前这些古老文明间的交集。另一个引人入胜的是西宫北墙的名为《斗牛》的壁画,极富生活情趣。那头黄牛同现代牛略有不同,正向前方猛冲。一少年堵在牛前,用力按住牛角。牛身后的少年双脚离地,双手扬起,将一名红装少女弹向空中,少女则稳稳倒立在牛背之上。对“牛”的崇拜是米诺斯文化里特别突出的一点,这些宗教信仰从这些极具艺术性的建筑装饰品中展现出来。除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和让人浮想联翩的神话,这座迷宫在建筑风格和科学上也让人对当时的文明程度感到惊讶。为解决一座错综复杂、楼屋众多的建筑的空气调节和采光问题,古代克里特建筑师运用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紧密相连的各幢楼室间建有一个个天井,让光线和空气通过靠着天井的窗户和通风口进入室内。由于底层光线较暗,在天井的一角装有一块磨光的大理石。光线通过大理石的反射投入房间,使位于底层的屋室照样光线明亮。
走到宫殿的背面还可以看到这里还铺设有至今看来依然比较科学、完备的供水、汇雨和排水系统。在东宫王后寝宫旁边的盥洗室看到的部分排水管道相当别致,它是由一节节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状陶土烧制的圆筒衔接起来的。正是这些如此发达的城市文明向人们展现了距今7000年之前灿烂的米诺斯文明,深深地影响了古希腊文明中的城邦文化。
消失的文明

(图片来自网络)
从克诺索斯宫的建筑风格到壁画里展现的人们宗教生活情景,无不让人联想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的那个消失已久的亚特兰蒂斯文明。而这个目前对人类来说仍然是无知的秘密却让许多考古学家都曾有过将克里特岛作为发源地的猜想。而与之相似的是在这之后出现的米诺斯文明,它也同样在公元前1470年突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宫殿里、地窖里那些黑色的墙砖里透露出大火燃烧过的痕迹。米诺斯文化也从此戛然而止。后来从这里出土的泥板文字证明,接着统治这里的已经换成了迈锡尼人。米诺斯文明毁灭了,这个历史悠久、强盛一时的海上霸国消失在蔚蓝色的地中海中。但是它所创造的文明并没有终结,希腊大陆上的迈锡尼继承了它的文化传统,成为爱琴文明新的中心。而关于这个迷宫留下的那些秘密封存在这些经过千年洗涤的石墙间,等待着人们永久的追寻。(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