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没有动过这个地方的手脚,她的昨天与今天,没有不同
黑颈鹤谷地
顺着岗提寺一路下行,穿过散落于绿色山谷的村庄,他们与黄褐相间的土豆地交叉分布于整座山谷,像张厚厚的花纹绮丽的毛毯,温厚而有着质感。碗状的富布吉卡山谷,视野开阔,是不丹少有的山谷冰川。冬积厚雪,夏则绿草如茵,不少小溪流淌其中,形成了低洼沼泽地,也是黑颈鹤绝佳的栖息地。山边有不少的徒步小径,我们随着导游步行于乡间小路,我从未如此热爱走路,要不是来了不丹,我才发现原来旅途中最美好的风景都是走出来的。山谷里有牦牛、驴马在低着头吃草,似乎这是它们生来所愿,也是唯一所愿。
如果没有黑颈鹤的造访,富布吉卡谷与不丹其他山谷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她没有小城帕罗(Paro)作为交通要塞的整洁和随机应变,也无法与“不丹的 瑞士(度假) ”布姆塘(Bumthang)媲美,她甚至在标准行程中不会作为必选路线。但在每年的秋冬时节,这个黑山山脉西侧延伸出的碗形山谷便会在阳光与冬寒交错中欢快地跳脱出来。只有一个原因,黑颈鹤来了。
在富布吉卡谷,黑颈鹤就是明星,是地位尊崇的天国之鸟。每年的10月底黑颈鹤都会从 青藏高原(攻略) 迁徙到这里过冬,山谷潮湿的中心不利步行却成为黑颈鹤赖以生存的区域,从十几年前的200多只增长到现如今的350只—黑颈鹤的到来不但给村民带来趣致,而且带来经济发展的机会。RSPN 皇家自然环境保护协会在1998年11月出资举办了第一届黑颈鹤节,吸引了75名外国游客,在当时不丹开放观光24年的时候,这已经是不小的轰动与成功。人们在投入自然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找到了平衡:村民可以尽情地去欣赏这些稀有而优美的朋友。关于黑颈鹤的山歌被广为传唱,朗朗上口,孩子们穿上鹤形的服装学着她们的样子翩翩舞动;而游客的到来,也让一直靠种植土豆出口印度获得微薄收入的村民看到了如黑颈鹤舞动般的美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