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严格约束私自加价行为
第三方手机打车软件近来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孙建平透露,上海将针对第三方打车软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严格约束出租车司机利用打车软件私自加价的行为。
孙建平表示,第三方打车软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不能轻易否定。就目前情况看,打车软件的出现确实方便了广大市民,也减少了出租车空驶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出租车司机在车内同时使用多个移动终端“监控”多个打车软件,造成了一定的行车安全隐患。同时,利用打车软件私自议价、司机或乘客违约引发矛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孙建平明确,主管部门目前正加紧论证,制定针对第三方打车软件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将严格禁止出租汽车驾驶员私自利用第三方手机打车软件与乘客达成“价外加价”的违规行为。
无轨电车:2015年要恢复到300辆
新能源政策会不会把带辫子的无轨电车扫入尘埃?孙建平表示,不存在这个问题,应该适度保留无轨电车的规模。他介绍说,传统的无轨电车这几年萎缩很厉害,现在只有100多辆,原因是城市道路改造以后,道路资源非常紧,无轨电车虽然不存在废气排放问题,但机动性差,一旦辫子掉下来,整个线路就会停止,后面车子就堵塞了。“我们跟巴士公司研究,到2015年,无轨电车要恢复到300辆。第二,要跟我们的汽车商研究,针对目前辫子无轨电车的简陋现状,应该有新的车型推出,且能承载一些文化符号;无轨电车应呈现上海特有风情,传承美好记忆,线路选择最好是主干道交叉少一点,要跟周边的建筑文化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