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济南30多公里的南部山区是养蜂的好地方,每年夏天来自安徽、浙江的蜂农们会到这里“安营扎寨”,采蜜3个多月。由于喜欢蜂蜜和蜂王浆,记者认识了来自安徽的养蜂人陈赵然松夫妇,便写下了他们酿造甜蜜的养蜂生活。
每天早晨6点,33岁的陈浩便从简陋的帐篷里出来,开始忙碌起来,查看每一个箱蜂,妻子赵然松则要到几里外的小镇上买些疏菜和生活用品。
他将蜂箱安顿在通往泰山的山区公路旁的一片杨树林里,一眼望去,山连绵起伏延伸几十公里就泰山了。满山的槐树花都开了,飘来阵阵清香。太阳升起来,照在黑褐色的蜂箱上,黄黄的蜜蜂上下翻飞,进进出出。
陈浩戴着防蜂罩,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盖,把一块蜂板慢慢抽起,仔细察看蜂蜜量的多少。“花多了,阳光好,蜜蜂才勤快,产蜜就多。”赵然松说着,并不停下手里的活,黑红的脸上挂着微笑。
蜂巢板上布满了黄色的蜜蜂,嗡嗡声凑着甜蜜的音乐。许多蜜蜂落在他的手上、胳膊上,并不蛰他。十几年过去,他不知挨了度少次蜜蜂蛰,如今已经适应,很少有蜜蜂蛰他,即便蛰着了反应也很小。树林里整齐排着120多个蜂箱, 丈夫整理这些蜂箱需要几个小时,妻子则在帐篷里割蜂胶、收集花粉、采挖蜂王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