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处场景布置真实还原百年老街
沿着楼梯走上三楼,呈现在眼前的是古香古色的城门,城门上“百业坊”三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一层我们主打的是场景还原,说白了就是现在很多店铺、作坊的前身,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银行,那个年代就叫钱庄;我们现在的鞭炮场,那个时候叫炮仗铺……”李馆长介绍说,整个楼层的场景布置就有23个。
镜头特写>>
“三寸金莲”小鞋烟盒般大小
“这么小的鞋啊,就烟盒般大小。”记者在汉族展区内,见到了广为熟知的“三寸金莲”。“裹脚也叫缠足,俗称缠小脚、裹小脚,是我国20世纪以前在汉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俗。”李平说,“三寸金莲”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小脚被称为“金莲”的原因,始终是一个谜。
赫哲族人鱼皮制衣服
在赫哲族展区前,一套鱼皮做的衣服格外引人注意。“历史上的赫哲族以鱼为衣食主要来源,曾被称为‘鱼皮部’,用鱼皮、兽皮做衣服和各种生活用品。”李平饶有兴致地介绍,鱼片制衣技艺是赫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其制作流程有选料、剥皮、晾干、熟软、剪裁、缝制、装饰等。
狍子皮围成鄂伦春族原始住房
继续往前走,在鄂伦春族展区内,一个类似帐篷的东西也比较吸引人眼球,只是它全部用狍子皮围挡着。经了解它叫“斜仁柱”或者“仙人柱”,是鄂伦春等游猎民族较为原始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