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2050年或成生死线 过度消费地球气候将无法逆转

2013-02-01 11:11:07 来源:北京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2050年

会不会成为另类2012

电影《2012》中所描绘的地球瞬间遭遇灭顶之灾的场景,在现实中并不会出现,但气候变化所产生的持续影响,同样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消费地球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了人类自身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如果到了2050年,这种状况没有改变,地球气候恶化的趋势无法逆转。气候恶化不可逆转的结果,其中一个便是消失的物种。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北极冰帽目前的融化速度已经超出了科学家的预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科学家说,到2050年时,北极大部分地方的冰帽将减少40%,这将给北极熊、海象及其他海洋生物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北极熊的数量约为1.6万只。研究人员说,到2050年时,北极熊有可能从北极海冰融化速度最快的地区消失。剩余的北极熊,有许多到2100年时也可能会消失。

科学家预测,即便是中等程度的全球变暖,也会导致全球两成至三成物种的灭绝,而如果大气不断升温,将有超过一半的物种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据说有科学家发现一个星球,大小跟地球比较相近,比较适合生命生长,只是一个不太方便的地方,就是人类要用光速旅行的话,需要20光年才可以走到,因此我们去那个星球移民之前,我们还得想想,在这个地球上该怎么办。”在全球气候改善高峰论坛上,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副首席代表李琳说。

2050年

人类需要第三个地球

“从太空望去,我们地球是美丽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副首席代表李琳常给人展示美国宇航局新拍摄的地球影像,“这个地球,只有一个。”

不过在过度消费地球的人类眼中,一个地球显然是不够的。

世界自然基金会作为一个遏制地球自然资源恶化的机构,“我们过去几年一直关注着地球生命指数,其实就是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但得出的结论不是很好。”李琳告诉记者。

这个指数系统对应的人类消耗与自然资源的比例关系,自然基金会通常是用几个地球代表。

“你可以看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人类只使用了半个多地球,完全在可持续的状态下。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用了一个半地球。”李琳说,“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人们现在对地球的使用,就好像我们有一个半地球一样。如果我们现在的状况再不改变的话,到了2030年,我们可能需要第二个地球;到2050年,我们可能需要第三个地球。”

“我们要关注碳,是因为我们研究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55%是对碳的需求。”李琳手中有张图表,“你看到这个图的上面一部分,灰色的增长最快的就是我们对碳足迹的需求。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到2050年,我们需要三个地球才能满足需求。”

过度消费地球,同时也就意味着过度排放,意味着地球气候在因人类的活动而改变。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