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在苏联的斡旋和帮助下,我党派陈云从苏联进入新疆,以援接西路军左支队进疆为契机,建立了同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的统一战线。之后,陈云任我党驻新疆代表同时负责领导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的西路军左支队余部。同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为了巩固、发展我党与新疆地方当局建立的统一战线,保卫和建设新疆,动员新疆各族人民支援全国抗战,确保国际援华抗日交通运输线和延安至莫斯科红色交通线的畅通,我党于当年10月在迪化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陈云之后,滕代远、邓发、陈潭秋先后担任我党驻新疆代表兼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并应盛世才的要求,先后派遣毛泽民、林基路等100多名党员干部来新疆帮助开展工作。在此同时,杜重远、茅盾、萨空了等一批内地学者和文化人士也应邀来到新疆工作。1942年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盛世才由亲苏联共转向公开反苏反共,将在疆工作的中共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先后逮捕入狱。1943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杜重远和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中共党人先后在新疆英勇就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纪念陈潭秋等烈士活动。1956年将陈潭秋等烈士遗骨由六道湾迁葬新建成的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新疆期间先后多次祭奠陈潭秋等革命先烈,中央代表团于1955年、1965年、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来疆参加庆祝自治区成立和成立10周年、20周年、30周年、40周年、50周年活动时,都专程前去祭奠陈潭秋等革命先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分别于1983年、1993年、2003年隆重举行过纪念陈潭秋等烈士牺牲40周年、50周年、60周年活动。自治区党政军兵团领导还曾于2008年、2010年国庆节专程前往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祭奠陈潭秋等革命先烈。
为办好这次70周年纪念活动,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有关部门主要进行了以下各项筹备工作:完成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环境整治和乌鲁木齐烈士事迹陈列馆新馆的建设和布展;完成对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的环境整修和重新布展;完成《永远的怀念——纪念陈潭秋、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烈士牺牲70周年》一书的编辑出版;完成画册《英名与天山共存——纪念陈潭秋、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等烈士牺牲70周年》的编辑;制作和发行《纪念陈潭秋、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烈士牺牲70周年》彩色纪念封;刊发纪念文章和播放影视片;邀请烈士亲属和嘉宾参加纪念活动,其中有陈潭秋烈士之子陈鹄、陈志远、陈楚三;毛泽民烈士之子李实;林基路烈士子女林令婉、林海洪、林枚;乔国祯烈士之子乔石;陈振亚烈士之女刘松林;吴茂林烈士堂弟吴廷君;应邀来疆参加纪念活动的嘉宾还有毛泽东之孙毛新宇,以及民主革命时期我党驻新疆代表陈云之子陈方,滕代远之子滕久明,邓发子女邓金娜、邓北生等。
28日,来疆的烈士亲属和嘉宾参观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和乌鲁木齐市容市貌,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院内观看了“红歌颂英烈 牢记党恩情”专场演出活动,看着舞台上的孩子们在重演当年自己的童年,很多嘉宾都热泪盈眶,和孩子们一起唱起当年的童谣。陈潭秋烈士之子陈鹄说,自己1975年第一次来新疆,到现在已经多次来新疆,这次能和这么多烈士的家属一起参与这个纪念活动,感触非常多。不管自己是不是陈潭秋烈士的后代,对新疆的感情都不会变,新疆的环境很好,资源非常丰富,自己也专门进行过新疆的研究,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很有信心。毛泽东之孙毛新宇说,家人对新疆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母亲生前多次来新疆,这次自己带爱人、孩子来新疆,纪念在这里牺牲的亲人,继承先辈的遗志,先烈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好好工作,我们要继承这种精神,把新疆建设好。
现在正值全党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通过举办纪念陈潭秋、毛泽民、杜重远、林基路等烈士70周年祭奠活动,一方面寄托对他们的哀思,表达新疆各族人民对他们的深切怀念,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纪念活动,教育和引导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当前正在我区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特别是要学习他们无限热爱党,忠于党的事业,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学习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坚定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他们热爱新疆,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为发展建设新疆呕心沥血,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精神;学习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始终与各族人民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一切阴谋分裂祖国统一的国内外敌人作斗争的精神。(记者 高波)
实习编辑:许继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