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网络里还有什么动物不能卖?
普通宠物的交易信息在群内发布通常都很详细。名犬卖家发布一则广告,内容包括图片、种类以及电话联系方式。
“懒猴,现货,3500元一只。要多少有多少。”一位卖家发布广告,北青报记者按照群内的规矩,单独与卖家交谈,对方告知,手上还有几只浣熊。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卖家在群内公开谈论时,提及一些保护等级较高的动物,透露的信息则较少。一位河北廊坊的卖家发布猕猴销售信息:5500元到6500元一只,买家上门取货。送货上门,要额外加钱。并表示,买这些动物,最主要的问题,只在于钱。
“只要有钱,老虎都能卖。”让普通人听来觉得不可思议的豪言,在群内被两位卖家说出口。其中,河北廊坊的卖家向北青报记者发了一张幼虎的图片,声称自己的饲养场内有货,卖价是17万元一只。
“有生意,但自己要注意。”一位山东的卖家经营灵长类动物,他表示,在群内发布消息,交易的成功率不错,“这种生意都是在网上进行”。
松鼠猴10000元,猕猴6000元,灵长目的动物和小熊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待价而沽。
“出售各种野生动物,本人长期给动物园供货,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要的联系。”野生动物买卖的信息又一次出现在群内,网络的虚拟性削弱了卖家进行违法交易的不安。“自己卖自己的就行。”山东的卖家提醒记者,但也要注意“防备钓鱼的”。
在加入讨论群的十余天时间里,群内的人数还在增加,截至发稿,人数上限为500人的群内,成员已经超过400人,动物交易的信息仍在不断发布。
“养这些宠物的人,大都是有钱人。”廊坊的卖家表示,灵长类动物价格普遍都贵,购买的人需要拥有一些经济实力,而能购买包括小熊猫在内的数万元的宠物,看重的更是它的“少见”。这位卖家还表示,目前有一位当地的商人向他订购了一只小熊猫,准备购买作为礼物送人。
文/本报暗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