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购车指标中含电动车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配置额度为每月2万个,其中88%为个人小客车指标,也就是不算“弃号”每月只有1.76万个,剩下2400个是企事业单位和营运车辆。
今年8月,小客车购车摇号中签率已低至1:84,即84人争抢一个指标。经过两年多积累,摇号池人数已超155万人,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
此前交通部门已经明确表示,购买纯电动汽车仍然需要摇号,指标从每月的额度里划出一部分,使总量保持不变。而11月底即将公布的方案里,也会包括新能源小客车的政策措施,即怎么摇号,额度多少。
这意味着,明年不但购车指标还要缩减,纯电动车也要“分一杯羹”,在京人士想通过摇号方式买辆汽车将“难上加难”。
〔关键词:公共交通〕
着手规划建设市郊铁路
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面,轨道交通要继续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并着手规划和建设市郊铁路。
据了解,近几年中,今年北京地铁新线开通最少,仅22.8公里,除了5月5日开通的14号线西段和10号线剩余段,年底还将开通昌八线(昌平线、8号线联络线)以及8号线南段。明年本市将再通四条地铁,总长度62公里,包括6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东段以及15号线西段。地铁8号线三期和16号线,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此外,本市正在研究开通最长可达1000公里的市郊铁路,这些铁路将中心城与11个郊区新城以及周边城市连接起来,打造一个“一小时都市服务圈”。“S”打头的轨道交通列车,就是市郊铁路。目前北京北站直达延庆的S2线已经启用,位于京西的S1线,如今已经更新为“6号线西延磁悬浮列车”的模式,这条线从石景山一直延伸到门头沟。
同时,多条从市区出发、连通多个新城的S线正在论证研究之中。按规划,在2020年以前,本市将建成轨道交通线路19条,其中包括4条市郊线路。
〔关键词:征拥堵费〕
拥堵费政策会广征民意
容军强调,机动车总量调控包括“保有量”和“使用强度”两个方面,北京机动车“三高”—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高速度增长的问题突出。按照“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要求,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将抓紧研究制定低排放区政策和征收排污拥堵费政策。
“拥堵费政策现在要多部门一块研究,不是简单地收拥堵费。我们的目标是治污和治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让大家享受到更多的蓝天。”容军说,未来到底是收取排污费还是拥堵费,都在研究当中,还没有明确的方案。“制定低排放区政策前,要搞清楚哪些区域更需要更清洁的空气,哪些区域是污染最严重的。”
据介绍,伦敦、新加坡、斯德哥尔摩、米兰等一些国外大城市实施了低排放区、拥堵收费政策,对于减少空气污染、缓解交通拥堵收到了预期效果。下一步,本市将借鉴国外经验,分析北京道路交通运行、尾气污染监测数据,深入研究适合本市特点的政策方案以及技术保障手段,充分论证必要性和预期成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形成完善的方案后适时出台,以期达到防治尾气污染和缓解交通拥堵的综合目标。
分时分区限行 还要调整
从今年4月11日至明年4月10日,北京继续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5日限行”和外地车高峰时段禁入五环的措施。容军表示该措施成效显著。
据环保部门测算,2012年,北京每日停驶车辆数为90万辆左右,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平均每日减少168吨,全年削减机动车污染物4.2万吨。“下一步,将全面评估该措施的实施效果,研究完善和调整现行政策的具体措施。”
调整后的限行措施将更加严格,包括外埠车辆进入六环内必须办理进京证,外埠车辆高峰时段除了不得进入五环路内,也不能进入远郊区县的城关镇。到2015年,办理长期进京证的轻型车辆必须达到第四阶段及以上排放标准,外埠黄标车不得进京行驶。
也有交通专家表示,北京的机动车尽管增速放缓,但还是继续在增加,今年“5日限行”和外地车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也阻止不了拥堵加剧。下一步北京有可能还会延长外地车的限行时间和区域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