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棉认为,作为一家勇于主动披露问题的讲诚信的知名企业,恒天然公司不应该因为顾忌大客户的损失而傲慢地轻视消费者利益,有必要立即将涉事公司和相关产品的详细信息告知大众,尽力减小社会危害。“故意‘包庇’大客户牺牲公众利益是不对的,要把消费者利益看成企业的最大利益。”
此外,王丁棉还指出恒天然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懈怠”,坐失了将危险消灭于源头的良机。
据恒天然公司透露,最早是在今年3月发现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当时,一批产品在杆菌检测中呈阳性反应。由于杆菌种类繁多,大部分都是无害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测。接下来几个月,产品样本经过严格检测。在7月31日星期三,其中一个样本的结果显示,可能含有肉毒杆菌。王丁棉质疑:“早在3月发现产品有问题时为什么没有先扣下相关产品?等有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以后再来召回补救,效果当然不如一开始就控制住。”
专家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
其实,恒天然并不是第一个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外国乳制品企业。近年来,包括美赞臣“金属门”、日产奶粉“缺碘门”在内的“洋奶粉”安全负面事件层出不穷。
王丁棉表示,希望消费者能够理性看待国内外的奶粉质量事件,一方面事实证明外国奶粉并不如大家以为的那么安全可靠,而国产奶粉的质量安全在监管强化下确有明显提高。
中国质检总局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问题乳粉
南方日报讯(记者/欧志葵)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出肉毒杆菌,现正在向包括3个中国客户在内的共8家客户发出了提醒。国家质检总局在获悉消息后,高度重视,并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
昨天,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紧急消息称,该局已与新西兰驻华使馆取得联系,要求新方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问题产品影响中国消费者健康。同时,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并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进一步加强新西兰输华乳制品的检验监管。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将对此事继续给予关注。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博士钟凯介绍,肉毒杆菌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菌,比如土壤、动物粪便中经常可以见到它。“任何食品的生产环境都不可能无菌,奶粉中的肉毒杆菌也很可能是乘着空气中的小颗粒物飞入生产管线,恰巧又逃过了定期消毒程序的清理。”
据钟凯称,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乳品标准或者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里对该物质在乳品中的限量都没有规定,原因是肉毒杆菌在乳品中并不是常见的污染物。“本次乳粉污染仅仅是一次偶发事件,恐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没有被召回或下架的产品依然是安全的。”不过他也指出,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确保污染批次的产品全部下架或召回。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建议:
暂停给婴儿喂食可瑞康2段奶粉
南方日报讯(记者/周照)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昨日发表声明,建议新西兰父母暂停为6个月以上宝宝喂食“可瑞康”牌2段婴儿配方奶粉,因为这种奶粉可能使用含有肉毒杆菌的浓缩乳清蛋白粉。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负责食品安全事务的代理局长斯科特·加拉赫表示,目前已经确定5个批次“可瑞康”牌2段婴儿配方奶粉使用含有肉毒杆菌的浓缩乳清蛋白粉。其中3个批次在奥克兰仓库中,1个批次在货轮上,另1个批次在澳大利亚。这些“问题奶粉”不会被投放到市场销售。
据悉,这些可能造成服食者中毒的受污染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提供给8家制造商,用作生产婴儿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的原料,涉事产品估计达到900吨。
恒天然集团拒绝透露这8家制造商的名称和受到影响的国家。但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表示,受影响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沙特阿拉伯。
据了解,恒天然全球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昨天已从欧洲出发赶来中国,向相关机构和客户通报最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