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网友热议:打假不能止于声讨 须双管齐下

2013-03-21 09:21: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监管,难辞其咎

事实上,诸如“田婆婆”一般的维权“烂尾”新闻绝非个例。据媒体报道,去年一些轰动全国的热点事件也断无下文。譬如,“毒胶囊”事件后,工业明胶相关禁用规定及标准迄今尚未出台;白酒塑化剂真相虽已大白于天下,但市场上未见一例召回,对于食品中塑化剂的标准界定也没有定论……

在不少博友看来,热点新闻沦为“烂尾”新闻,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博友“V _brain_斌”抱怨,每年在喊打假,可是真正的打假部门干了多少事?博友“美梦陈珍”调侃道,监管缺失让维权难于登天。

另有博友指出,立法缺陷也是造成热点事件虎头蛇尾的一个重要因素。

博友“唐泽峰”指出,1993年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至今已过去20年,如此重要的法律,涉及十几亿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什么一直不修订?立法滞后,直接导致行政监管、司法惩戒不给力。

打假须双管齐下

“靠曝光能打假么?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让作假者付出高昂代价的处罚机制,何谈保障消费者权益?”博友“炮兵团9234”写道。一些博友指出,保护消费者权益,让热点事件不再无果而终,必须填补立法和监管的缺失。

有博友指出,国家立法机关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市场实际,完善立法,鼓励消费者维权,惩罚不法经营者。

更多博友则希望职能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热点维权新闻追查到底,严惩不贷。

博友“山东风和日丽”认为,对于已曝光的热点事件,监管部门应迅速介入调查,严惩涉事的企业和个人,还消费者以公道。为避免监管部门拖延、推诿,博友“赵士林微博”强烈要求,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犯罪事件监管惩罚不力的部门严厉追责。(记者 张小洁 整理)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博友 工业明胶 热议 烂尾 3·15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