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玩笑改变性格
“父母开玩笑源于一种血缘上的自信,觉得以后可以用爱来弥补。”亲子教育专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周小燕说,许多大人认为孩子哭了就忘了,开起玩笑来肆无忌惮。其实经常开某类玩笑,可能为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以下三类常见玩笑。
亲昵威胁类:如“你是捡来的,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容易让孩子形成恐慌心理,安全感缺失,甚至造成孩子心结,为日后离家出走埋下种子。
戏弄类:如“把你最喜欢的巧克力给妈妈吃好吗?”待宝宝下了很大决心拿出来分享,却又表示是逗着玩的,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扭曲,甚至学会说谎。
刺激类:假装逗孩子“外面人太多不去动物园了”,等孩子大哭又笑嘻嘻地同意。这种反复踩小朋友底线的方法,容易助长孩子以哭闹达到目的的坏习惯。
周小燕称,父母用善意的谎言与宝宝开完玩笑后,要把话圆回来,维护好孩子思维模式。例如逗孩子说他的脸蛋是小花猫,孩子跑去看了镜子发现是干净的。妈妈就应该说,“呀!原来是妈妈看错了,宝宝观察力真好!”(重庆晚报记者陈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