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昨揭幕:远程可养花 呼吸能充电

2013-12-04 10:44:24 来源:新闻晨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可以代为照料花草的远程控制养花系统、用自己“呼吸的风力”为手机充电的高科技面罩、会谱曲播放音乐的门……昨天,汇聚了中外设计家547件优秀作品的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揭幕。展览以“美学城市”为主题,探讨设计如何引领创意生活,以及如何助推城市升级和发展。记者在现场看到,许许多多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设计方案,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

探索“美学城市”无限可能

本次展览以“美学城市”为主题,500多件设计作品分布在“逆光之城”、“手工之城”、“界面之城”、“夜晚之城”、“移动之城和电影之城”等单元内,表达了设计者们对传承、改革、环保、和谐等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

走进展厅,就可以看见由英国艺术设计家马特创作的《Tower》系列作品,他用8件看似废旧的电子、机械装置,演绎风力、阳光和声波等能源的有机转换,艺术化地传递给人们物尽其用的环保理念。在展厅上方,悬挂着一架飞机,这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墨子号人力飞机”,翼展达27米多,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法国艺术家本杰明策划的“夜晚之城”,把美国旧金山、法国里昂、中国上海等不同城市夜晚“出租车的活动轨迹”、“噪音的轨迹”显示为一张张流光溢彩的图谱,带领观众展开“夜间漫游”,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国际大都市的造型与审美、时间与空间。

在“逆光之城”单元中,展出的《智能高速公路》、《绘画时间》和《电脑化城市》等作品,体现了设计在现代化城市的巨大作用和无限潜能。比如,荷兰玫瑰花园工作室的《智能高速公路》设想,汽车行驶产生的风力可持续激活公路上的路标和灯光,产生新能源,自动适应交通情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师生间合作的课题则是“都市丛林研究”,他们把针对城市自然生态内容的空间类型研究课题搬入了博物馆,探讨都市中各类人群的生存空间。

不少展品能与观众互动

本届上海艺术设计展作者分别来自中、美、法英等15个国家及地区,参展的作品有近一半为国际作品,如英国设计家戈登·杨展出的“喜剧地毯”、来自美国史蒂芬·施德明的“每个人都自以为是”等,展现了设计师对人与城市、社区之间的探索。

记者发现,不少展品都可以与观众互动。奥地利设计师的作品《镜子:不止一人》,是一面至少当两个或以上的人站在前面才能反射物体的镜子。而作品《持续的钟》也十分有趣,站在该作品前,你的身影被摄入,成为转动时钟的一部分。

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艺术成了设计展上的焦点。一幅由二维码组成的国际公共艺术地图,参观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来“收藏”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作品,还可再次上传公共艺术作品到虚拟平台,绘制出一张国际公共艺术地图。

英国设计师霍顿的《自动基因》中,设计师将看似平凡的雨伞转化为神奇的动画对象,雨伞伴随音乐打开收拢,这一运动机械装置作品,探讨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趣味化处理方式。该作品的现场演示,引来很多观众驻足。

此外,还有一些作品与市民的生活十分贴近,如作品《约菜》是一套可以远程控制的养花系统,设计师大胆设想,将传感器与浇灌模块内置于花盆中,用无线网络与主人随时互联,让出差在外的人不必再为花草无人照料而担心。据悉,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将持续展出至2014年3月。(徐颖)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上海艺术设计展 美学城市 观众互动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