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价格改革即将铺开,长期存在的进口气与国内气价格倒挂的矛盾有望缓解。
本轮气价改革中,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不做调整,这在理顺价格的同时,保证了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展望未来,专家认为以“多使用者多付费”为原则的阶梯式定价改革有望成为民用气改革的方向,既保障民生又可以体现公正公平,推动低碳节能。
非居民天然气价改全国铺开
在广东、广西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开展近两年之后,自7月10日起,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气价格改革将全面铺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方案,这次天然气价格只调整非居民用气价格,居民用气价格不做调整。同时,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增量气两个部分。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价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其中,化肥用气最高不超过0.25元。增量气门站价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价格85%的水平确定。
此次调整参照的存量气标准是2012年实际使用的天然气数量,增量气是新增加的天然气数量。2013年调价涉及的存量气数量为1120亿立方米,增量气数量预计为110亿立方米,两者的比重分别为91%和9%。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与两广地区试点方案相比,即将实施的全国天然气价改方案相对缓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称,本轮全国气价调整只针对非居民用气,体现了政府保障民生的意图。与此同时,还区分了存量和增量部分,虽然增量气提价幅度相对较大(相当于上涨了30%以上),但由于其整体份额占比较小,因此对下游消费压力影响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