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胶州湾畔,863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婉转绵延,69座海岛星罗棋布,49处海湾错落有致,450多条国际航线辐射全球,作为拥有全国四分之一海洋科研教学机构、全国80%海洋领域两院院士的海洋科技创新城市——青岛市依港兴城,占得蓝色经济发展先机,已经成为位列全球港口综合排名第七、中国第三大港口。2012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突破1100亿元,实现蓝色跨越的梦想正在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逐步走向现实。
作为青岛中心城区,市南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在全面建设宜业宜居幸福市南区的目标指引下,积极融入青岛蓝色引领战略,着力建设高端、现代、综合的世界级航运服务体系,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中心。2012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47亿美元,居全省县(市、区)第一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74.73亿元,占全区GDP的10.5%。
产业集聚,高端引领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市南区承载了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旅游、商贸等核心功能,优越的区位和商务环境为市南区发展国际综合航运服务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区域性金融商务中心: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152家,占全市的85%,全市25家外资金融保险机构均落户市南,市南区成为辐射山东半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区域企业总部中心:全区经认定总部企业129家,占全市总数的36.9%;拥有中介企业6000余家,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在区内设立分部,软件研发、法律咨询、文化创意等产业发达,已成为山东半岛商务服务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区域。
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市南区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山、海、城、礁、滩、湾交相辉映,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1处,占全市近40%,拥有青岛文化名人故居20处,滨海景区等4A级景点4处,2012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90亿元,增长11.9%。
全国重要的时尚商业中心:东海路、香港中路沿线海信广场、百丽广场、阳光百货、春天广场等高端百货企业集聚,汇集上百家国际知名商家和品牌,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亿元。
全国海洋科研中心:拥有中国海洋大学、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国家级海洋科教机构,以及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众多海洋科技平台,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机构占全市的80%;拥有涉海领域的两院院士16位;汇聚了一批精通财务、咨询、法律等业务的高水平商业服务人才;海洋专业技术人才4000余人,海洋领域博士生导师200余人,为航运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和智力支持。
航运服务产业基础雄厚:区内汇聚着全市80%的航运企业,物流企业达3146家,中外运、青岛远洋、中远物流、马士基、达飞轮船等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在市南设立分部;青岛海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海事局、山东船检局等航运行政部门在这里集中办公;山东货代协会、中国船级社等重要航运组织立足市南,为区域航运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