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马光远: 中国经济失衡 解决需很长时间

2013-05-10 15:27:03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马光远: 中国经济失衡 解决需很长时间

5月9日,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做客四川大学商学院EMBA财经名人讲坛时称,中国经济存在严重失衡,表现为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过低、技术创新不足和服务业发展落后。要解决经济失衡需要很长时间。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增长不是奇迹,”马光远说,中国的经济增长都是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学的,就是两招:投资和出口。

但是,中国太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就投资而言,近年来,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维持在45%以上,2006年占到了50.9%,2010年甚至上升到69.3%。比同期全球的投资水平高出至少20个百分点,几乎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高投资带来的却不是对应的高回报,马光远说,如果经济结构合理,投资的增速和GDP增速应该是一样的。然而,过去五年,中国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GDP增长却只有10%左右。中国投资和GDP的投入产出比差不多是五比一。

“所以可以反过来问,”马光远说,“中国经济按照投资来讲,我们应该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增长那么慢?”

消费过低也是一大症结。马光远提供的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高于50%,到90年代这一比重跌至平均46%,从2003年开始,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大幅减少,2008年和2009年都只有35%,2010年为33.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1%)。

“美国人的观点是,一个国家若不消费,对全球经济都不负责。”马光远称,美国人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是中国人造成的,按照保尔森的说法,中国人不消费,却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诱惑美国人消费,这才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问题是技术创新不足。马光远说,日本在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其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中国完全不是这样。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很多产业尽管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但就产业的利润而言,却只是在产业链的底端赚取可怜的利润。2012年,中国进入《财富》500强的企业达到了79家,然而大陆的73家企业,无一具有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服务业也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短板。2002年中国服务业的比重为41.5%,到2012年9月,10年的时间,服务业的比重只提高到43.8%,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属于最低之列。马光远说,由于政府多年来不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导致这些农民工只适合从事制造业,而不具备从事服务业的素质,但制造业的瓶颈已经到了。

(记者 李渝 彭超)实习编辑 林雪晴

编辑: 张少虎 标签: 经济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