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卫生计生委以老百姓满意为目的,坚持健全完善制度,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省纪委监察厅驻省卫生计生委纪检组长、监察专员刘海洋表示:“发扬‘钉钉子’精神,为务求实效,我委着重狠钉‘四根钉’,即钉在领导带头转变作风上、钉在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上、钉在为民做实事上、钉在大力整顿行业不正之风上。”
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省卫生计生委开展全省新一轮药品招标工作,降低药品价格,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在全省聘请千名政行风义务监督员,加大行业作风监督力度,并在系统内全方位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同时,建立城乡居民大病救治制度。今年8月19日,首位参合农民获得大病保险赔付,赔付金额接近2万元。截止到10月底,全省共有20468人次享受大病保险报销补偿,累计补偿金1.09661亿元。实施无偿献血屋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840万元,新建23个无偿献血屋并投入使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卫生计生委紧紧围绕转变行业作风建设这条主线,坚持“随机抽检、交叉评点、边查边改、绩效奖惩”工作方针,对全省卫生系统纠风重点联系医院和县级医疗机构开展巡视督导和明查暗访。建立“以查促教、以查促建、以查促纠、以查促管”工作机制,目前已完成对6个市(州)、16家医院的巡视督导和明查暗访,累计发现问题265个,提出意见建议75条。截止到11月,全省33家纠风重点联系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完成,总体满意度为91.42%,较2012年提高了0.51个百分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三好一满意”活动,记者走访了省人民医院。在肝胆外科10号病房,34床责任护士赵静介绍:“这位是门静脉高压患者,入院时有肝硬化、肝腹水现象。12月2日进行门脉高压断流术、脾切手术,现在是术后第7日。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为他专门制定肝胆外科重患医护沟通卡和详细的护理记录单。为了更好地照顾患者,我们每天都会为患者进行四肢功能锻炼、翻身扣背、压疮预防、温水擦浴等项目。”随后34床患者的女儿赵女士告诉记者:“我父亲今年49岁,过来时父亲脾大、有腹水。因为我们是急诊,很多事都不了解,而且心里又急又燥,但医护人员让我们特别感动。许多细节她们都会为我们想到,就拿术前父亲的饮食来说。我只想能让父亲吃好,可是她们会每天及时提醒我,什么是父亲能吃的,什么是不能吃。不管我的态度如何,她们都能心平静气地和我说话,真是让我太感动了。”
“肝胆外科重患医护沟通卡是我们科室的特色。这个卡片,是我们医生和护士共同为每位患者单独制定。这样,我们在护理患者时会十分清晰、明了,而不是盲目地凭着经验去护理。”护士长刘丽艳如是说,而护理部主任陆红艳则表示:“我们每位患者都有主管护士,每位护士也都有需要负责的患者。每位患者都会在我们这里得到最好的护理。”
“那位患者今年57岁,来自伊通。在长春务工时驾驶摩托车出现车祸,送来时已高位截瘫。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抢救患者的生命。他没有家人,术后的照顾都是由医务工作人员和专门的护理组来做。大小便在床上,没有清理用品,也都是护理人员自掏腰包为他购买清理用品。现在这位患者已经出院送回当地的养老院,在他住院治疗的这段时间,我们医院一共为他免去医疗费20余万元。”在ICU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主任邬志强向记者讲述了救治“三无病人”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