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吉林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气候条件,对吉林省备春耕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吉林省气象部门紧密围绕备春耕气象服务需求,及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最大程度消除极端气候条件对春耕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据吉林省气象局副局长张爱民介绍,吉林省气象部门审时度势推进6项气象服务举措。
一是开展年景预估工作。“在今年2月份,我们就组织了吉林省年景预估,对春季气象形势和全年气象风险进行了预测预估,为吉林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张爱民说。
二是加强重要天气、重大灾害、重要农事季节的专题气象服务。吉林省气象局今年发布了7期重大气象服务信息、4期领导专报。
三是加强气象监测。安排吉林省各地农业气象观测站,进行冻土深度、土壤湿度、化冻深度、土壤温度加密观测,为政府提供即时准确的综合气象信息。
四是针对春耕生产开展专题气象服务。从4月初开始实行日报告候评估周滚动月延伸服务制度,每天制作气温低温化冻深度等监测简报,每五天进行一次农业气象专题分析评估,每天制作一周的滚动天气预报,每十天制作一次未来30天的滚动预报。
五是加强田间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积极走访农业等部门,加强沟通、了解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六是加强气象信息发布。利用近两年来气象部门开展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利用气象信息站、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公共媒体等多种信息发布手段及时向农村和农民传播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张爱民介绍,截止目前,吉林省共制作各类农业气象服务材料425期,开展农业气象各类会商21次,组织田间调查44次。这些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农业部门能够随时准确把握天气形势,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供了保障,也为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关注农时提供了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