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中国粮食进口“威胁论”太夸张 主粮能基本自给

2013-01-21 08:44: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份,中国粮食包括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作物的品种进口数量合计是1077.5万吨,同比增长了294.5%。有人因此质疑中国粮食自给率能否守住95%的政策“红线”,甚至引发一股中国粮食进口“威胁论”。专家表示,这类传言缺乏事实依据,进口增长并未动摇中国的粮食安全。粮食进口的增长属于开放市场环境下的正常现象,结构性因素是进口谷物增加的主要因素。今后要坚持粮食安全的结构性保障战略,在保障主粮基本自给的同时适度进口国外粮食产品,统筹利用国内外市场资源。

【 去年进口激增3倍 】

去年粮食进口的激增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麦进口国,玉米和小麦进口也分别进入全球前10名和前20名。人们开始忧虑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受到威胁,国外更是担心中国的粮食需求将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短缺。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介绍,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现在对小麦、玉米和大米采取关税配额管理,关税配额量根据安全性和国际市场影响的因素来确定。去年1-11月份,在进口增长非常快的情况下,小麦、玉米和大米的总体进口关税配额完成了不到50%,整体进口规模尚在合理范围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中国粮食供需比较紧张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仅小麦一个品种,中国每年进口就达1000万至1300万吨。去年前11个月进口1340万吨谷物还远不足以被称为“狂热”,它相当于全球2.8亿吨谷物贸易量的4.7%,与韩国每年谷物进口量相当,还相当于日本谷物进口量的60%。若与中国每年5.2亿吨谷物消费量相比较,它只相当于2.6%。过于关注同比数据的统计学意义并不大。

【 结构性因素是主因 】

沈丹阳表示,去年中国粮食进口情况是企业经营和市场需求的正常反映。他认为,去年粮食进口较快的原因首先来自国内外市场价差增大,企业有意愿进口;其次,企业增长饲料用粮的库存,特别是供求偏紧的玉米;第三,2011年同期的进口基数非常低,进一步推高了粮食进口的增幅。

市场分析认为,国外产品的价格优势造就了去年谷物进口的激增。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稳定物价是中国今年谷物进口增加的最重要原因。进出口的调控为稳定物价总水平、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这不意味着中国的谷物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

程国强指出,谷物进口的增加是通过国际市场进行品种调剂的体现,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我们的市场是有管理的开放的市场,进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是品种结构性调剂的需要,与往年相比,其规模也比较正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