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一种力量叫“志愿” 有一种信念叫“钉在大堤上”
“在家从来没干过这么重的活。”逊克一中高二学生安舒宁说。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个文弱的女孩,与抗洪一线的沉重沙袋联系起来。
17日,在黑龙江省逊克口岸的抗洪一线,18岁的安舒宁和她的两个女同学李粟璇、李玥装了一下午的沙袋。和3个女孩一起干活的,还有50多名像她们一样的年轻人,有高中生、大学生、即将入伍的青年、乡村教师、社区待业青年……他们都是逊克县青年抗洪预备队的成员,已成为活跃在逊克抗洪一线的一股“青春力量”。
“我们8月14日启动招募抗洪志愿者活动,15日早上在城区贴出公告,下午就有许多放暑假的学生来报名,16日队员们开始投入到抗洪一线。”逊克县团县委书记赵亚红说,“16日逊克县青年抗洪预备队成立,目前已经有70多人参加,还有几十人正在报名。”
在抗洪第一线,感动人们的不止那些热血青年。在黑龙江逊克堤坝干岔子段,每天中午都有一辆“餐车”给干岔子乡明星村的30多名抗洪村民送饭。有鱼、有肉的午饭是明星村妇女主任马春玲,组织全村十多名妇女为这些抗洪村民蒸馒头、烙饼、炒菜,专门犒劳一线抗洪村民,已经连续往堤坝上送了将近一周。马春玲说:“他们在抗洪前线付出,我们妇女在后方做点饭,也算是为抗洪出了一份力。”
森警大兴安岭支队政委宁海涛说:“有送刀削面到一线的,有送馒头的,群众太让我们感动了,这更激发了我们森警官兵的斗志,我们要像钉子一样钉在大堤上。”(采写记者:王建威、高星、辛林霞、管建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