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河南信阳大别山首次放飞34只朱鹮

2013-10-10 14:28:25 来源: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河南信阳大别山首次放飞34只朱鹮
大鸟笼外工作人做好朱鹮放飞  向明超 摄

河南信阳大别山首次放飞34只朱鹮

等待放飞的朱鹮  向明超 摄

10月10日上午, 随着一声令下,河南省信阳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4只朱鹮,从繁育基地大网笼里飞出,在天空中展翅翱翔。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次放飞朱鹮34只,是中国原产地以外的首次放飞,扩大了朱鹮野外种群分布范围,这是朱鹮拯救保护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标志着中国拯救濒危物种迈入新的阶段。

据悉,朱鹮又称朱鹭,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裸露的脸颊呈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下侧和圆形尾羽一部分闪烁着朱红色的光辉。由于有美丽而优雅的外表,被人们称为“吉祥之鸟”和“东方瑰宝”。

据介绍,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最北为西伯利亚北部,最南为台湾东部。我国曾有19个省(市)有朱鹮分布记录。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之朱鹮对客观变化了的环境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数量急剧减少,并相继在前苏联、朝鲜等国灭绝,我国朱鹮数量也急剧下降,30年代,14个省有分布;50年代,在甘肃、陕西、江苏还有分布;最后一个标本是1964年在甘肃康县采到的。此后一直认为朱鹮在我国已经消失,直到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

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国际组织关注支持下,通过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朱鹮保护取得了重大成绩,朱鹮数量已由发现时的7只增长到2000余只,全国有7处人工繁育基地,野生种群数量超过1000只。

由于朱鹮野外觅食、繁育、适应能力差,野生分布只局限一个区域,如遇大的传染病发生,都有导致该物种灭绝。为了解决朱鹮野外种群分布过于狭窄,对自然灾害和疫病的抵御能力较低等问题。国家林业局在2004年9月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南蕫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组评估认为:蕫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多,光照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保护区内及周围塘湖堰、水库较多,鱼类、泥鳅等朱鹮食物来源丰富,鸟类达315种,分布有与朱鹮同属鹭科的白琵鹭,又有大量的白鹭、苍鹭、牛背鹭等朱鹮伴生鸟种;保护区所在的罗山县生态环境优越,污染程度低,政府和群众环保意识强,适合朱鹮野外生存繁衍,是理想的迁地保护和野化放归地。国家林业局2007年把17只朱鹮调到蕫寨保护区,保护区在2008年人工繁殖出幼鸟5只,几年来,在专业技术和工作人员辛勤努力下,截止目前,朱鹮数量已达到128只。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繁育基地的大网笼于2012年4月25日开工建设,在10月30日一个2850平方米的朱鹮野化大网笼顺利竣工,网笼内模拟了朱鹮野外生存的环境,设置了池塘、沼泽、河流等。2013年3月,董寨保护区选择34只身体健壮、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朱鹮放入大网笼,开展了觅食、飞翔、繁殖和疫病抵御能力等方面的野化训练。目前,适应性较好,各种训练进展顺利,具备了放飞条件和要求。

朱鹮这一濒危物种将在中原大地的上空展翅飞翔,得到恢复和发展,是中原几代人的梦想。(记者 向明超)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保护区 朱鹮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