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禽流感阴影下的家禽业:陷“卖不掉养不起”窘境

2013-05-05 15:02:57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政府:稳定家禽业,提振信心

扶持政策接连出台,行业积极自救,但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家禽业的困难形势,浙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行业生产自救。4月16日,浙江出台《关于积极应对H7N9禽流感扶持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对持有有效《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禽场给予生产维持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只15元;对家禽养殖场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随后,杭州、温州等大部分地市结合实际,陆续出台了配套的补贴政策。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戴旭明表示,补贴政策正在积极落实中,预计“五一”小长假后10多天内将陆续落实到位。

除了补贴外,政府还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活禽收储。南京市农委召开了由行业协会和10家农业龙头企业参加的座谈会,引导企业加大收储。4月17日,南京市有6家加工企业与六合区20家规模养禽场进行了对接,达成了日收购肉鸭3万只以上的协议;溧水区温氏公司以10—12元/公斤的收购价收购了农户肉鸡58万只,保证了农户的合理利润。

面对市场的急剧下滑和消费者缺乏信心,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也纷纷“出招”,当起了家禽推销员。广东清远市市长就曾率养鸡企业摆宴大吃鸡,成为广东首个力撑养殖户而带头吃鸡的地级市市长。此后,市场有了一些起色,但仍难以扭转局面。

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家禽养殖企业也开始自救,各养殖场、合作社向“冰鲜销售”方向发展。这些对稳定家禽业、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是,随着疫情的蔓延,家禽养殖业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戴旭明告诉记者,尽管浙江上下都在使尽解数对抗疫情,补贴力度也比以往都大,但疫情一日不灭,企业只会更加艰难。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一只鸡鸭平均每天的饲料成本要5毛左右,一两块钱的补贴只能养活几天;政策重点保护的种禽企业,每只15元的补贴最多能帮助企业支撑一个月;原本浙江的种鸡孵化能力有3900万只,但如今只有800万只还在孵化。“如果疫情还要持续一两个月,可能今后会有较长一段时间吃不到活禽了。”

浙江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副调研员金良向记者透露,在鼓励企业加工压栏家禽的过程中,浙江暴露出了屠宰能力不足的问题。受市民习惯购买活禽的消费习惯影响,省内家禽屠宰点较少,加之禽流感后有不少屠宰流水线上的工人辞职,许多企业即便想把压栏的鸡鸭加工成冰鲜的,也需要先运到外地屠宰场,再用冷冻车运回本地,租冰库储藏,一来一回,成本翻番,宁可直接把鸡鸭无害化处理。

戴旭明表示,从现阶段看,龙头企业的“担当”虽然让不少农民养殖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但“只进不出”让他们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压力,这将对家禽行业今后恢复生产有巨大影响。现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地方龙头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预警:禽类价格可能“坐弹簧”

采取更有效措施,保持生产能力。禽流感倒逼家禽业转型升级

禽流感阴影下的家禽业后续会呈现怎样走势?调查中记者发现,此次禽流感疫情发生后,“价贱伤农”已经影响到中小养殖户补栏积极性。

目前,广东多地的鸡苗市场处于关闭半关闭状态,很多鸡苗因为滞销而被“处理掉”,这就直接影响到来年的养鸡业发展。

即便是受龙头企业“保护”的养殖户,虽然与家禽养殖企业有合作关系,境况稍好,但心里也越来越没底。浙江建德养殖户朱和乐告诉记者,往年他的养殖场一年可出栏三批共11000多只鸡,一年收入8万元不成问题。但现在他的养殖场基本“清苗”了,跟下岗一样。

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闻海燕表示,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下降将对整个家禽产业链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未来可能出现供给短缺、禽类价格“坐弹簧”的现象,还有饲料需求下降、羽毛价格上升等后续影响。

闻海燕认为,当前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禽肉替代产品的有效供给,确保肉类供应以稳定消费市场。广东省家禽业协会建议,政府应给予种禽企业和龙头企业补贴或贷款补息,保持生产能力。对于暂时滞销的商品,政府也可帮助企业进行冷冻,必要时由政府进行收储,以稳定市场,为企业缓解部分压力。

从长期看如何防止此类事件重演?闻海燕认为,必须建立健全畜牧生产防疫体系,建立起运行有效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对动物疫情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理。此外,一些专家也提出,要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进一步完善畜牧业保障机制、补贴制度;加大保险力度,特别是禽类的保险力度,增强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大对畜禽产品深加工扶持力度,在改变畜禽产品传统的流通、消费方式等方面多下功夫,这些才是治本之道。

疫情来袭,也并非全是坏事。“这次禽流感对养殖业影响巨大,不过也是产业整合的机会。”在苏州吴江区桃源镇商会养殖分会秘书长朱永高看来,虽受打击,但家禽的消费市场迟早还要恢复,而在规模化养殖中,只有资金实力强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的风浪中挺得住。

桃源镇众诚鸭业总经理孙建民也在思考禽流感带来的机会,他说:“一次次的疫病,也在倒逼养禽业转型升级,要求从业者有更清晰的产业链意识。”10年前的非典,导致企业全面亏损,然而也就是从那时起,孙建民的公司就在拉长产业链,目前这家公司已具备了从养殖、宰杀到加工、销售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年来禽流感一直在袭扰养禽业,而禽类熟制品却从来没有检出过病毒,这就是加工企业的机会所在。”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家禽业 养殖户 禽流感疫情 养殖场 出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