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两会时评:走出“神秘”方能走向互信

2013-03-03 15:36:57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日渐开放透明的种种细节,日益发达的传播渠道,让很多代表委员的履历、见解、家庭状况等不断进入公众视线,甚至成为热议话题。更多了解自己的代表委员,更加了解自己身边的官员,更加了解政府的决策,走出“神秘”,走向更加公开透明,正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的需要和社会民主政治前行的趋势。

近生亲,远生疏。人民希望能了解官员、熟悉官员,是为了更好地反映自己的诉求。官员更多地亲近群众,才能为人民所熟识。深居庙堂,远离民众,甚至让自己的工作生活状况、家庭信息披上“神秘”的外罩,只会让群众倍感生分,更加疏远。

让人民多方位了解自己的领导,更透明了解政府的决策,是为政之德,也是取信于民的应有态度。创造条件让人民了解自己的官员,是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工作基层的作风要求,更是权力由谁所赋并为谁服务的必然要求。

其实,生活中的众多猜忌、误会,往往是由“神秘”造成。如果政务和官员的很多信息都在“隐私”的挡箭牌下密不透光,难免引来诸多猜疑;一项牵涉多方利益的决策未经透明程序出台,又如何不引来公权私用的诘问?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各种饱受非议的事件和事例,很多正是由缺乏了解、缺乏互信造成的结果。

施政、发展、建设、和谐……都离不开领导与群众的互相了解和互相信任。中共十八大后,中央领导同志工作和生活状况以媒体报道方式公开,在海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被评价为“对增强中国政治透明度有重要意义”,就是一次绝好的正面注解。

让人民更多了解自己的官员,是人民的呼声,现实的需要,发展的趋势。走出“神秘”,走向公开,站到阳光之下,才能防止霉变,让内心清廉的种子萌出茁壮的苗子。作为执政者,也自能彰显本色,收获人民不尽的信任和支持。

编辑: 冯媛 标签: 神秘 新华时评 隐私 两会 人民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