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强。按照加快“农民向居民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产业转变”的思路,全力做好群众特别是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就业、培训等工作,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已开展被征地农民培训班5期,347人获得职业资格证、212人通过自谋职业成功就业,同时引导群众进入建筑、绿化、运输等行业务工。积极搭建“校地”培训平台,组织318名“两后生”、123名村社干部赴兰州市商业学校、甘肃北方扶贫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就学。做好扩大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工作,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5844人;新农合参合102620人,参合率达到97.6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参保率达83%。秦王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埋设管道335公里,目前已交付使用。
新区社会事业管理有序开展。兰州市已确定兰州实验幼儿园、兰炼一小、兰州十一中、兰州六十一中在新区开办分校(分园),打造兰州新区教育集群,其中幼儿园、小学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使用;初中、高中今年动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使用。省人民医院将在新区建设分院。完成农村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户户通20320户,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综合服务中心、舟曲灾后重建转移安置区已交付使用,舟曲中学已正式开学。
新区财税融资工作取得突破。比照市州模式确立了新区财政体制,人民银行已设立了兰州新区金库,工商、税务等机构组建完成并正式运营。与甘肃省国投集团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正在筹划发行25亿元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发行工作也在推进之中。同时加大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目前共筹集建设资金53.4亿元。
新区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根据新区发展需要,顺利完成了中川、秦川、西岔三个镇的机构移交工作;对新区部分现有机构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新区党群工作部、社会保障局等7个工作机构以及土地征收管理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为新区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省上为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成立了甘肃省兰州新区规划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3个工作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到新区办公2次以上,集中解决新区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上确定的14个工作部门已派驻到新区开展工作,从市直部门抽调的76名挂职干部已全部到位。
李睿最后强调说,2013年是兰州新区跻身国家级新区、战略规划重新调整后的起跑之年,也是兰州新区由起步打基础阶段迈入借力上台阶的重要一年,做好2013年各项工作对于掀起兰州新区全面开发建设新浪潮,实现新区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建设具有关键意义。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深入实施省委“3341”项目工程,按照“以创新精神、举全省之力、奏开放强音、促产业集聚”的要求,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等六大园区建设为抓手,努力建设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国家级新区。(记者 李洋、薛朝华)
实习编辑:李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