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发布

2012-04-23 09:30:18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广西河池处置龙江河镉污染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群众用网箱养鱼突然批量死亡,龙江河位于河池宜州的拉浪段发现重金属超标。1月26日,央视报道了龙江河镉超标以及由此引发的下游城市柳州“抢水”事件,至此,已发生11天之久的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才正式为公众所熟知。

应对能力点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分析师唐玉

1月15日,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发生之初,媒体相关报道较少,且因正值龙年春节,未能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1月26日,央视报道了龙江河镉超标以及由此引发的柳州“抢水”事件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持续追踪报道进一步推动了舆论的发展。1月29日凌晨,网友“足球他爹”在微博发布了“柳州市人民医院内部告示”的照片,“医师一律不能下有关镉中毒的书面诊断”的通知引发轩然大波。30日至31日,达到了舆论高潮。媒体直指当地政府刻意隐瞒、延迟公布镉污染消息。河池和广西方面的主要回应包括:

第一次回应,河池市副市长称事发后并没有沉默。2月1日,河池市副市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1月15日接到水产部门有死鱼报告后,当地环保部门迅速采样化验以确定是否有污染,并派了大批干部沿江排查、通知、发公告。17日确定为污染后,18日即通知了下游的柳州。

第二次回应,姗姗来迟的道歉。2月1日,在广西河池市举行的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池市市长何辛幸向公众道歉。

第三次回应,问责有力。2月3日在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纪检监察部门查实河池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责任人在履行职责方面存在失职、渎职行为,河池市副市长李文纲等9名负责官员被处理,其中河池市环保局局长被撤职。

在此次事件中,河池方面虽有应对,但却因应对方式或时机等原因,造成应对效果有限的局面,值得总结的方面有如下几点:

面对危机,行动迟缓。15日接到举报,17日才确定确有污染,18日才通知柳州市,而且没有及时向公众进行说明。这表明当地政府对此次危机的危害的认识有限,危机意识不强。而漫长的污染确定时间以及事发三日才通知污染涉及地域的政府,表明当地政府在平时的工作中没能建立起全面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

面对舆论,态度被动,应对方式单一。无论是河池市副市长的第一次回应,还是第二次的市长道歉,都是在网友以及媒体的一片追讨声中做出的。副市长的有关“没有沉默”的解释不但没有挽回政府声誉,反而暴露了事件发生初期当地政府在危机应对上的不足与缺陷。市长的第二次道歉是在舆论高涨之后做出的,无论媒体还是网友直呼,事件发生这么久了,现在才道歉,是不是太晚了。此外,在面对舆论时,河池市政府也没有及时调整策略,采用新的应对方式。相较而言,下游的柳州市在这一方面就做的比较好,24日起采用网络论坛、微博以及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滚动播发实时水情,拓展了信息公开渠道,有效地抑制了负面消息的传播。

问责有力,却因被动应对大打折扣。此次事件中,9名负责官员被处理,其中环保局长被撤职,问责有力。可以先前的被动应对严重挫伤了民众对于当地政府的信心,使得当地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唯一亮点大打折扣,未能收到较好的舆情应对效果。

精彩热图

最能吸引异性的20种招式

新娘幸福拥有520长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