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发布

2012-04-23 09:30:18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江苏南京应对日本政客否定大屠杀

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南京代表团时称,南京大屠杀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曝光24小时内,南京官方借助微博等载体对此事进行多次回应,并于21日22时做出了暂停与名古屋官方交往的决定。

应对能力点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何小手

日本政客否定大屠杀言论经媒体曝光后,南京官方借助微博等载体积极回应,对此事进行四次回应,并于21日22时做出了暂停与名古屋官方交往的决定。南京官方善用微博新媒体平台,及时与网友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尤其在应对后期有较强硬的姿态,修正了前期的名誉损失,得到网民的认可。事件中,南京官方主要回应有以下几次:第一次应对:谴责对方错误言论

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南京代表团时称,南京大屠杀是不可能发生的,有媒体报道,当时南京代表团没有进行反驳和批判,而是引开了话题,甚至在发布会结束后,南京代表团团长还与河村隆之互换礼物,许多网友表示不解与遗憾。21日凌晨,赴日南京市代表团第一次发表声明,指出“河村隆之的言论是不负责任的,是对历史的歪曲和对南京人民的不尊重”。环球网在当天下午发表《日政客否认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曾称其为“讹传”》,该文短时间内被网络媒体大量转载,同时,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开始介入此事的讨论,关注的焦点除了谴责日本官员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还对南京方面的表现颇有微词。

第二次应对:敦促日本媒体客观报道

21日上午,南京市委书记针对日本官员“否定南京大屠杀言论”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京发生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这些事实铁证如山,国际社会早有定论”。21日17时,赴日南京市代表团发布“说明”称:日本媒体选择性地报道了河村的言论,没有全面客观地报道我市代表团的回应。尽管21日下午南京方面通过微博表示代表团团长当即作了回应,但是网络上未出现具体的回应内容,网络舆论关注点有从谴责日本官员言论,转变为责骂南京代表团的“无作为”的趋势。

第三次应对:利用外交手段表态

21日22时,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通过微博发布以下内容: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网络舆论支持南京方面的强硬表态,但仍有网友质疑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时,南京代表团的现场反映是否得当,南京官方对此未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总的来看,媒体曝光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言论后,南京官方迅速行动,阐明立场,及时与网友进行交流和沟通,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政府间的官方交往的决定,以较快的速度应对。尤其是在事件曝光后,南京市赴日代表团借助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在24小时内连发4条微博信息,较好的利用了自媒体平台互动的优势。但是,也要看到,南京官方舆情应对中对网友质疑南京代表团未及时回应对方歪曲言论之事,并未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日本政要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言论并非第一次出现,此番引起网民的极大关注与自媒体的高速发展的背景和信息透明度的提升直接相关。在“大众麦克风”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不断提升,这也提示有关部门在事前面对可能遭遇的此种言论,应该有足够的应对准备。

纵观整个事件,南京市政府在历史客观性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在舆论的引导中能有效使用新媒体,对舆论核心问题上能及时“踩住刹车”,有较好的应对态度和应对手段。但更希望南京自“梧桐树事件”后所建立的“沟通民意”“倾听民声”的良好姿态能继续保持,在此类事件中继续通过网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精彩热图

最能吸引异性的20种招式

新娘幸福拥有520长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