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涟源“萝卜招聘”
2月20日,网友发帖质疑湖南涟源市经济开发区的招聘,认为此次招聘是“萝卜招聘”, 21日和28日,涟源市官方对此事进行了两次回应,首先否认贴文内容,再次指出此次招聘“程序合法”,不存在内定工作人员的情况。3月18日,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使涟源市官方再次陷入舆论困境,面对央视曝光,涟源市官方未做出回应。
舆情应对能力点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朱明刚
湖南涟源“萝卜招聘”事件发展经历了三个时间段:舆情初发期、舆情高潮期和舆情二次爆发期。前两个阶段,涟源官方较为积极地回应了网友的诉求,对论坛中曝光的事实予以否认,并对事实进行澄清,而在第三阶段,即舆情二次爆发期却迟迟未做出回应。
2月20日,网友发帖对涟源市经济开发区的招聘表示质疑成为此次危机事件的导火索。21日,此次招录工作的负责人对此事进行回应,否认网上所言的“萝卜招聘”,认为这是招聘落榜者的诽谤之举,表示此次招聘过程公开、透明、公正,但在回应中的“无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一说经不起考证,为网友所诟病。
2月28日,涟源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再次对此事进行调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就网友关注的核心问题——公务员招聘不公进行了解释,促使招聘事件的舆情热度有所平缓。
3月18日,随着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对涟源市招聘事件的曝光,使得原本平缓的舆论再起波澜,形成舆情二次爆发期。此次事件经央视曝光后,涟源市官方在舆情二次爆发后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使得当地官方的公信力受到较大的损害。
纵观近年来各地发生的“萝卜招聘”事件,有关部门在应对中大多遵循以下路径:媒体曝光后,迅速介入,对事件进行调查,继而公布事实真相,做出“取消招聘资格”、“暂停招聘”等处理,同时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此次涟源市“萝卜招聘”事件曝光后,当地有关部门及时出面辟谣,并对此予以坚决否认,事后涟源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公布调查结果,认为此次招聘“程序合法”。
从舆情应对的角度看,涟源市官方在事件曝光后借助传统媒体——报纸向公众传递真相,应对速度较快。但报纸受技术条件限制,与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自媒体相比,向受众传递信息的时间间隔相对较长。涟源官方若能借助新媒体,尤其是借助微博,在事件曝光伊始作出正面回应,应对效果应该会更好。
在事件的进展中,当地官员面对媒体缺乏技巧,“三代之内无直系亲属”一说更是为众多网友所诟病。在面对危机事件时,不失语、不妄语是官方应掌握的两个要点。涟源市官方在事件曝光后第二天就出面回应,做到了不失语,但是“无三代之内直系亲属”一说显然有违“不妄语”的原则。
涟源“萝卜招聘”事件与以往的招聘事件有所不同,在2月下旬曝光后,已经过一轮舆论的质疑和批评,在舆论渐趋平静时,中央电视台在3月18日的报道,使得舆情进入了二次爆发期。虽然舆情二次爆发期的关注度较舆情首次爆发期有所平缓,但这不能成为官方不回应的理由。相反,官方此时面对情绪相对缓和的网友,若能积极进行议程设置,对事实加以澄清,对舆论加以引导,不仅可以修复当地官方形象,对挽回政府公信力也有较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