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首页 >> 访谈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中国日报网书画艺术 2015-06-15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左为画家王永敬先生 右为中国日报书画艺术记者吴小燕)

    初夏的六月,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清新之感,按照约定的采访时间和地点,我们拜访了著名画家王永敬先生。

    王永敬先生是安徽太和县人,1984年、1997年分别毕业于安徽艺术学校美术科和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2004年结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周韶华艺术工作室中国画高研班。现为安徽省文化馆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曾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第一批)、被安徽省文联评为首届全省十佳青年美术家。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研究部主任,安徽渐江国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侧面歌山情使笔》)

    作为一位生活在古皖大地上的画家,王永敬先生醉心于传统,熟读传统经典,大量吸收传统绘画因子,尤其崇尚黄宾虹的艺术。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理论思考和艺术实践,已经形成了他鲜明的艺术个性,尤其是其独树一帜的“焦墨黄山”的画风。无论是对待传统还是现代,他都不为即成的观念图式局限,在画面上强调对自然真情的流露和艺术创作的本真。正因为如此,笔者通过采访,聆听到了很多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干湿墨笔路无穷》)

    中国日报书画艺术:您是一个跨绘画实践和学术研究的两栖艺术家,学术很精深,对艺术界和艺术家的绘画实践都有一定的指导、启示和营养作用,请您谈一下学术修养和艺术实践的关系?

    王永敬:很多人认为艺术只是一门技术问题,就好比说木工师傅会做木工家具一样,不是只需拥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了,仅仅靠机械的生产制作并不能创作出个性艺术的“美”,到达一个境界不是光技术就能解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把部分画家叫画工或者画匠。学术修养与艺术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倘若一个艺术一般性的画家想要把自己提升到一个艺术家的层面,他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与学术修养,从一个大的层面上来说,就是要有“道”的理解和贯彻,然后才能将个人对生活的体验、感情的理解和创作技巧的把握贯彻在一起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去,而不仅仅是个技术层面的东西。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徽墨从新新手纪》)

    古语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才有神”。艺术是自我表现的,你是什么样素养的人,画出来的作品就会是什么样的格调。一个画家,如果没有中国国学的底子,肚子里就没有“墨水”,画出来的作品其留存的价值不会很大。所以,从低级走到高级的艺术进程中,必然要有一定的思考,要多读文、史、哲类的书籍,不读书艺术家的艺术不可能上升到一个“道”的层面,也不可能成为“大家”。古代也好,近现代也好,大凡是精品之作都融入了画家很多的理性思考与生活的感悟。像齐白石、黄宾虹这些大师,年老了其作品还越画越好,不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娴熟的创作技巧,更是因为他们随着不断的学习和沉淀中,拥有雄厚的文化底蕴、国学基础,其中还有生活阅历的支撑。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凌空皆画图》)

    中国日报书画艺术:您认为最好的艺术源自哪里?

    王永敬:艺术源自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如果一个艺术家包括文艺理论家想要成功,他都必须是从自己最热爱的生活当中提炼出来,如果你不到生活当中去提炼、体验,就不可能锻炼出自己表现自然生活的艺术技巧、独立风格,那么你最后只能模仿别人,到最后,那肯定不是自己的个性艺术。虽然模仿阶段是必须的,就像上学学习写作文一样,先是老师教你如何写,你才知道怎么写,然后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写进文章中。我画山水画时,经常都会去大自然中去写生,将对大自然的感受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大自然是不能直接转化的,它要靠你不断的学习和积淀,转化的好,就形成了你的风格,转化不好,就可能还只是在模仿,或者是对自然的生搬硬套。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黄山石笋矼》)

    中国日报书画艺术:您的“焦墨黄山”作品,风格独特,在传承新安画派和以黄宾虹为代表的前贤遗风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经验。您觉得学习和继承黄宾虹的脉络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永敬:最重要的就是继承他的“笔墨”。在中国画的发展中,黄宾虹是第一次对笔墨法(比如“七墨法”)进行了全面总结的人,在他之前历朝历代还不能把“笔墨法”这个问题全面地梳理清楚。“笔”和“墨”是独立的,但黄宾虹用现代的方法、现代的思维把“笔墨”合成并捋清,他总结的“五笔七墨”法,使后来的画家在创作中对这种“笔墨法”更加的可操作、可感受。现在没有哪一个中国画画家,不吸收他的笔墨观点和笔墨成果,甚至一些画油画的大家都在学习他的国画成果。“笔”和“墨”本身是一种材质,“笔”是毛笔,“墨”是墨水,但是这两者一旦具备了文化的内涵,它就不仅仅是材料的问题,而是融入了文化思想、感情在里面,所以也就变得复杂了。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始信峰俯瞰》)

    中国日报书画艺术:在您看来,黄宾虹的画作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

    王永敬:四个字:浑厚华滋。“浑厚华滋”从传统上来讲是“山川浑厚,草木华滋”。黄宾虹不仅是实践家,而且是理论家,他的东西是很有厚度的,他的文章合起来就出了六本理论书籍,200万字。他在研究古代绘画时,就说宋元绘画是“浑厚华滋”的,他在很多画的题跋上写有“浑厚华滋”这样的内容,主要是去评价古代绘画。在他没有去世之前,“浑厚华滋”这个词,他全是在评价古人作品时用的;他去世之后,这四个字反而就变成为了评价他作品的关键词,实际上这不是他始料不及,而是缘分注定的。比如,中国画画人物的画家,仔细一看他画的人物很大程度上都是像他自己,一个文学创作的人,他的作品里都是他的影子,黄宾虹也是,他的审美倾向必然是这样的,所以,“浑厚华滋”变成了后人评价他的关键词。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写意勾松树》)

    中国日报书画艺术:您擅长于画焦墨山水,您觉得焦墨山水与其他山水画有多大区别?  

    王永敬:焦墨山水画的画法,属于黄宾虹”七墨法“中的一种中国画的技法。焦墨画是一种不加水或者说是只带很少水分的墨汁作画,其难点在于浓墨中不掺入任何水分,墨的层次和变化很难掌握,所以不容易流畅。因为不流畅,就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效果,如枯笔、美术中黑白灰的“灰面”等。想要流畅,就必须要进行训练,将缺点转化成为优点,尽量使画面具有滋润感和层次感,又要有焦墨绘画独特的审美追求。它与其他山水画的区别是——焦墨绘画使用的是“以偏概全”法。

枯笔焦墨 苍茫雄浑 ——访画家王永敬

    (王永敬 《西湾村口桥》)

    中国日报书画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您是如何表达您焦墨山水画的意境的?

    王永敬:在作画时,每一次的笔墨体验是不同的,我经常会去皖南一代进行写生,深入到皖江文化和徽派艺术的传统底蕴情境当中去,将那里的山水灵性与风土人情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来。我在《徽乡深处》的题跋上这样写过:“每去皖南,就有寂寞徽州、幽雅徽州、喧闹徽州之叹。”所以每一次的感受、意境与情趣是不一样的,这些年在用焦墨画黄山的过程中,也经过很多了摸索的过程,包括现在所形成的“焦墨黄山”画风,与我撰写研究黄宾虹的专著、学习黄宾虹艺术和多年坚持以书法作画法、换个角度画黄山的创作思路等等都有很大关系。

名家作品
更多>>

朱道平:梦幻、玄想、幽秘

朱颖人:韵趣清逸

尤无曲:弦上恰存杳渺声

周亚鸣:桃花杏雨江南(图)

申石伽 :疏影冷香 溢纸而出

苏葆桢:朴雅秀出

两岸精品书画昆明拍卖纪念远征军

5日,“中国远征军纪念设施建设暨南侨机工爱国精神宣传弘扬书画作品展及义拍活动”在昆明市博物馆举行,活动对56幅两岸精品书画作品进行拍卖,筹集善款用于纪念中国远征军及宣传南侨机工爱国精神的公益活动。

国画秘笈(图)

一、布置迫塞;二、远近不分;三、山无气脉;四、水无源流;五、境无夷险;六、路无出入;七、石止一面;八。树少四枝;九、人物伛偻;十、楼阁错杂;十一、滃淡失宜;十二、点染无法。

画集序言选:老舍 桑子中画集序

这本画集内的作品不是温室里烘养出来的花草,是与自然为友的结果。真的,自然是子中的好友。他喜游,而且有对会看的眼。有些诗人,每到一处便作首诗。

广告代理:安徽中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551-67172789 67172889 传真:67172889

投稿信箱:zgrbshys@163.com

在线QQ:86983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