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1年2月19日地点:广东科学馆
主讲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洪治纲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新年好。“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七十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暨南大学中文系洪治纲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依然令人感动——新世纪文学观察》。这些年,当我们进入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一个读图和复制的时代,就碰到了一个怪论,叫做文学死了,小说死了,诗歌死了,作家死了,诗人死了;不仅仅说是文学死了,文学批评也死了,文学史死了,作协也死了等等,甚至有个诗人说文学已经丧失了任何存在的意义。确确实实这些年文学是出了问题,从大家熟悉的“羊羔体”,“梨花体”、“下半身”、“垃圾诗”到“光屁股上台朗诵”。从热衷于丰乳肥臀、言情戏说,到抄袭了别人的作品还死不认账,而且我们又见怪不怪一样的,用网上的语言来说就是“神马都是浮云”。但是我觉得文学仍然在坚持,文学没有死,它带着永恒的质疑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审美精神内涵,也就是说它“依然令人感动”。比如在欧洲的赫塔·米勒,就用一种诗歌的凝练散文的率直在描写暴力与专制下的那些一无所有和无所寄托者的苦难。比如说在南美,略萨用他那种沉重的、似乎挺笨的笔锋来介入现实,反映整个大陆的生命的矛盾。
中国文学这十年的现状是怎样呢?洪教授就会告诉我们,中国的审美观念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中国的文学,中国的小说他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洪教授是东至县人,东至县是尧舜的故乡,文风很盛,古有梅尧臣,今有洪治纲。洪教授也是诗书传家,父亲是老师,父子两代都受教于同一个老师。他现在主要从事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他曾获得首届冯牧奖和第四届全国鲁迅奖,是非常著名的一个文学批评家,我印象中得双奖的在我们广州没几个人。洪教授书读得多,作品读得多,理论很扎实,他今天的演讲会不会手舞足蹈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是能说会道,头头是道,有很多精到之言和独到之言。下面有请洪教授!
洪治纲: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今天我想就我们新世纪10年以来的文学,我认为感受比较深的印象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今天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文化生态方面的变化,我讲讲新世纪以来所出现的特殊的文化环境,这个文化环境不仅仅是决定了我们文学发展的变化,也决定了其他各个门类的环境变化,我认为这个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认识到。第二个内容是我们新世纪文学出现了三种突出的现象,其中一个是增量的文学现象。第三是代际冲突的加剧,第四个内容是感性冲突的兴盛。
一、 文化生态的变化
1、中国当代文学生态环境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就是文化生态的变化,文化生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了一种文学艺术以及各个文化门类的发展变化和动向。就像人类学家兰德曼说的,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决定一切。中国新世纪文学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文化的崛起,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导致了人类审美观念的变化。二是中国文学体制的变革,导致了文学承载空间的自由和泛化。原来的出版发行是由我们国家相关部门严格控制的,现在信息文化发展以后,它整个的承载空间变得非常的自由,因此它带来一个发表的自由,不再受很多规章制度或者个人审美的约束。三是专业作家体制的变革,导致了自由写作者的大量涌现。在新世纪之前,或者说90年代我们很少听到“自由撰稿人”的说法,那时王小波说自己是自由撰稿人,我们还很不理解:这种人凭什么吃饭呢?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就是,我们都是体制中的人,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一个单位,必须有地方给你发工资。因此“自由撰稿人”在90年代前是非常罕见的,但新世纪之后就变得非常普遍了,这种体制的变革也使我们的写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上所说的三种文化生态的变化,使中国的文学体制彻底告别了体制创作的现象。我把它定义为是走向了自由生长的文学,从作家到发表的空间都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最根本的是解决了写作的自由度。而大家都知道,从事精神劳作的人,一旦解决了自由度的问题,他的发展就获得了很大的空间。
当然这里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是信息文化的全面崛起。我认为它是继人类工业革命以后又一次伟大的变革,伟大到什么程度现在还说不好。我的感受它对人类的整个生存方式,生存观念,甚至我们的文化形态都会发生一种本质性的改观。因为信息时代跟工业时代是不一样的,工业时代是一个理性的、规范的时代,是用理性来制约人类的发展。信息的文化完全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如果从理论上来讲,它是从前现代走向后现代的,由启蒙现代性转向审美现代性的一个根本性的转换,改变了人类的很多生存方式。
美国有一个学者叫波兹曼,他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所谓文化成为一种监狱就是说各种管理部门严格控制文化的发展和自由生长,像监狱那样是禁锢式的。而赫胥黎式却是人类的美丽新世界,是自由的曙光,完全是一种空前的泛自由主义,所以文化变成一种滑稽戏。波兹曼又说,奥威尔式已经成为过去了,但是赫胥黎式的却正在成为现实,这个现实在波兹曼看来就是信息文化带来的重大陷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媒介的出现,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已经全面介入到各类庄严的、神圣的话题,包括政治话题,例如两会,从微博到网络,每一个重要的事件都在网络上参与,而且是娱乐性地参与。所以信息文化,它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变化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或者说是非常彻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