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官员微博恐惧成普遍心态:极端情绪蔓延或撕裂社会

2013-02-17 15:06:15 来源:人民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微博恐惧”成普遍心态,官员最担心什么?

如何协调好微博的正能量与负效应

一、从“网络恐惧”到“微博恐惧”,微博“双刃”效应更加凸显

近段时期以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表哥”、“表叔”、“房叔”等频繁出现,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对权力腐败、个别官员道德堕落的揭露,让广大公众和官员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微”而弥强的冲击波。这股巨大冲击波也使官员“网络恐惧”升级至2.0版——“微博恐惧”。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有关部门对微博上的各类举报回应更加及时、积极,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公众通过微博举报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官方与民间的反腐合力;另一方面,因为微博传播的裂变性、快速性,不实信息与传闻也往往使被举报者及主管部门面临有口难辩的困境。

2010年5月上期,人民论坛杂志推出《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专题文章,通过调查揭示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引起广泛反响。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官员的“网络恐惧”正在升级为“微博恐惧”,微博曝光的“双刃效应”更加凸显,如何让微博反腐不伤及无辜,如何释放微博的正能量、抑制微博的负效应,成为官员、网友及监管者等社会各方不得不直面的难题。

二、“微博恐惧”成普遍心态,官员最担心什么?

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2156名东中西部党政干部调查显示,7成以上的受访官员对微博反腐持“支持”态度,超过5成以上的受访者或多或少存在“微博恐惧”心理。经过系统梳理受调查官员意见,他们最担心的有:

(一)个别“问题官员”拖累官员群体形象,极端情绪蔓延可能撕裂社会(得票率 92.8%)

“微博一转,围观一万;反腐一动,倒下一片。”这句网络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微博强大的曝光效应及其直接影响。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旦空投进庞大诡秘、纷繁芜杂的微博世界,即产生难以控制的传播力量,蝴蝶效应之下带动的事件发酵速度十分惊人。近来网络上掀起了微博曝光反腐的高潮,从“表哥”局长杨达才,“前仆后继”的“房叔”、“房姐”到最近的重庆雷政富等不雅视频事件等,问题官员纷纷落网。“微时代”使得社会公众对政府和官方组织、对官员个人行为有了更多的监督力,微博上被围观、被曝光、被拍砖的事件此起彼伏,让许多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闻之色变。微博的强大曝光功能让许多干部的不良作风和违纪行为无处遁形,已产生了普遍的警示效果。

但是,另一方面,“微博曝光——大V转发——网民围观”这样的发展路径也呈现出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公众舆论场所,传播力和感染力不可限量,难免存在群体极化效应。面对这类被曝光的官员腐化事件,博友们在众议中易于情绪化,发表激进和极端言论,客观上会加剧社会的仇官、仇富等情绪,埋下撕裂社会的隐患。再者,微博爆料反腐的方式极易造成公众对官员群体的不信任、悲观和失望情绪。公众难免觉得,“问题官员”总要等到网上爆料引起聚焦后才被发现和查处,而他们不过是偶尔的漏网之鱼,从而对官方反腐倡廉的决心和效率产生质疑。公共机构、政府机关的公信力反而容易遭到网友质疑。

对此,有专家指出,“网络举报、纪委调查”这种官方与民间反腐力量的无缝对接,让人们看到了新时期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只有正确处理网络舆情,维护群众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才能和民间的反腐力量有效“协奏”;只有制定法制保障,从制度上维护网络秩序,对网络世界的自由性进行规范与约束,才能使无辜者免于成为网络反腐的受害者。这也证实了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和保障正常的投诉渠道畅通有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编辑: 邓京荆 标签: 现实使命 龙潭沟 官员 微博恐惧 拍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