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消费时代,如何过个好年(评论员观察)

2013-02-07 10:35:36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过度消费折射时代焦虑

实际上,商业社会中,消费与节庆的关系,总是“爱恨交织”。1874年,纽约梅西百货第一次在橱窗设置圣诞主题展品,从此,圣诞节也成了欧美的购物季。诚如“圣诞无购物运动”支持者所言:我们制造了太多,买了太多,又扔了太多。

而通向商业社会的路上,中国在跑步前进。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比较,2011年春节7天,中国人平均每天消费87.5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圣诞假日季每天75.7亿美元的消费纪录。一方面是农耕文化向都市文化的转变,一方面是消费主义浪潮的不断冲击,对于刚离开家、正富起来的国人,这样的节奏有些太快,甚至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过好流动时代、物质时代的春节。面对传统佳节,一种理性、科学、可持续的消费观亟待形成。

不仅是商业性、物质性的消费。每每年还未到,各个电视台的春晚大战就已拉开帷幕,比布景、比明星、比奖品,费用飙升;各地街头园林造型不求美,但求大、只要贵,彩灯彻夜闪烁、装饰极尽华丽。春节期间,这样的文化消费、庆典消费,不仅因过度而造出“文化泡沫”,形成更多浪费,甚至让公众产生“腐败猜想”。

消费观的迷思,也折射出我们时代的精神焦虑。在社会转型期,我们还没有完全调整好认知与心态,追求更体面生活的愿望,容易幻化为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容易寄望于过度的消费来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从春节的过度消费中,发现社会价值重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定义成功、如何对待财富、如何实现自我……时代的焦虑,呼唤更为多元的评价体系、更为公平的发展环境、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以此,我们方能走出过度消费的迷思,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