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本源、探索历程,明确回应党内外、国内外对中国道路的关切,郑重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号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又一次重要的政治宣示,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理论逻辑和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这个重要论断,讲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流,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就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属于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具体实践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也林林总总。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分析判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找到了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根基。
中国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对于中国和中华民族而言,这决不是空喊的口号和盲目的信仰,而是不断解决面临的历史课题的真经法宝。中国共产党人是因为要解决中国的历史课题而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在历史实践中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活动,都是围绕这两大历史任务展开和进行的。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个整体,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进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社会主义是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一切要靠在实践中探索。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前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没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大好的局面;没有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实践,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两者并非彼此割裂,更非根本对立,一切用前一时期否定后一时期或用后一时期否定前一时期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只要坚持历史辩证法,就能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历史与未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交出了出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