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11年度国际金融十大新闻:在动荡中前行
八、日本发生强震海啸及核泄漏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给日本带来空前灾难。大地震及次生灾难使金融市场一度陷入恐慌,东京股市大幅下挫;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下跌;避险货币飙升,日本兑美元汇率创16年新高。为缓和金融市场紧张情绪,日本政府及时采取巨额注资、G7联手进行汇市干预,这些措施对于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点评人: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丁志杰
点评:
3月11日,在金融危机后的复苏进程中刚有起色的日本,遭受了其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最大级别里氏9级强震及强震所引发的巨大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导致的核泄漏事件,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日本股市大幅度下跌,在地震后的第二个交易日(3月15日),日经平均股价从3月11日收盘价的10254日元一度跌落至8605日元,落幅高达19%。同时,外汇市场也遭受打击,因为预期日本保险公司为了支付巨额保险金,可能会采取抛售海外资产回收日元的行动,因此国际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买进日元的动向,导致日元急速升值,创下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历史新高,一度高达1美元兑换76.25日元。
为了防止企业信心的动摇和金融市场风险规避情绪的恶化,日本央行3月14日宣布了扩大资产购置和公开市场操作的议案,将资金池扩大5万亿日元至40万亿日元,用以保证金融机构有充裕的资金支付取现。同时,在第一个营业日公开表示提供资金20.8万亿日元(其中3月14、15日各10万亿日元,是次级债危机时的3倍),创下单日额度的最高纪录。日本央行还与G7联手进行汇市干预,遏制住日元的狂涨。这些措施不仅稳定了汇市,同时也防止了波及股市等市场。
从金融层面看,虽然震灾对股市产生了巨大冲击,但到4月22日,日经平均指数即恢复到了9682日元。这样快速回升的背后是海外资金的涌入。大和信托投资4月25日公布的资料显示,外国投资家在3月对日本股票的买超高达14000亿日元。其中震后的14~18日的一周内即超过9500亿日元,成为仅次于2004年3月第一周的9600亿日元的第二高值。其中来自于海外的投资约60%。日经平均指数是由代表了日本企业价值的225家优良企业股价构成,海外资本大量买入显示出海外市场对日本企业的信心。日本企业尽管在短期内受到打击,但其国际竞争力仍受肯定,这表明海外投资家对日本经济复兴的期待感超过了因核泄漏带来的不安感。
日本健全的金融体制、应对危机的迅速反应,使得赈灾资金迅速到位;在缓解灾后日元升值压力方面,日本央行与G7的及时联手行动,从而使日本国内及海外资金的流向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从短期看,大地震后金融市场虽出现大的动荡,资本市场受到的影响却不大。
然而,日本政府目前面临着庞大的债务压力,日本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处于发达国家之首,在已捉襟见肘的财政收支中如何保证灾后复兴财源,处于牺牲内需和忍受日元高涨的两难抉择之中。从中长期看,如果日本不能借此契机对自身的结构性问题进行调整,将有可能面临财政破产的危机,届时则可能对国际资本市场产生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