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11年度国际金融十大新闻:在动荡中前行
四、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通货膨胀引关注
2011年,国际黄金价格延续近10年不断冲高的走势,连续刷新历史记录。8月22日,纽约Comex市场12月黄金期货首次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大关;9月5日,现货黄金紧随其后到达每盎司1900.23美元历史高位。
点评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张健华
点评:
2011年国际黄金价格屡破历史高位,较2010年历史新高又上涨了33%,与2002年的价格相比,现货黄金价格已增长了6倍。与此同时,尽管农产品、基础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二季度已有所回落,全球总体通胀依然上行。黄金价格屡破历史高位和通胀的高位振荡都反映出全球经济疲软、金融市场承压、避险情绪高涨:发达国家走投无路只得频频印刷钞票,投资者对银行体系甚至发达国家政府能力丧失信心,黄金成为厌恶风险的投资者的惟一避风港。
国际黄金价格2011年的走势表明金价已偏离其商品价值,而黄金的投资价值越来越成为其价格的主导力量。一方面,全球黄金的商品需求并未显著增长。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11年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达到1053.9吨,同比增长6%。其中,来自工业的需求总量120.2吨,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作为珠宝装饰品的需求仅仅来自中国,三季度印度珠宝金需求下降10%,国内珠宝金需求则同比增长13%,两者相抵,未有显著增长。
另一方面,全球黄金投资需求在2011年三季度达到468.1吨,同比增长33%。这一涨幅恰恰符合去年每盎司1423.75美元至今年每盎司1900.23美元金价上涨的幅度,说明黄金价格在2011年继续攀升的主因来自于黄金的避险投资需求。全球各国央行今年购入的黄金总量也将超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的任何一年。黄金狂热是投资者对金融资产、银行体系、甚至是纸币本身以及政府执政能力的不信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名目繁多的金融资产还是一向被认为可抵御通胀的房地产、无论是有无风险资产之称的国债还是以高收入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没有任何资产是安全的,惟一的避险选择只能是硬通货——黄金。
2011年日本灾后重建、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因素未能扭转经济颓势,各国纷纷推出宽松甚至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加剧导致全球通胀居高不下,引起广泛关注。国际黄金价格强势上扬代表着投资者对通胀高企、经济低迷、金融承压的悲观预期,而风险厌恶势必不断推高融资成本,导致赤字国家和经济体面临严重的展期风险,各国央行不得不再度携手注入流动性。
新注入资金有多少能帮助投资者缓解脆弱的信心不得而知,但流动性再度泛滥给全球通胀带来新的压力却可以预期。对中国政府来讲,不但要警惕国际通胀再度抬头带来的输入性风险,而且需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寻求黄金价格高位振荡中的相对低点择时收购黄金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