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品牌山东
![]() |
山东补齐“短板”优先发展服务业生机盎然 2010-07-08 11:12
【三】 事实上,山东并不缺乏发展服务业的先进经验,并且很多经验已走在全国前列,只是这些经验尚未形成燎原之势 记者在寿光市孙集镇三元朱村采访时,浙江省江山市的一个考察团正在这里学习大棚蔬菜种植和营销经验。寿光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说,这样的考察团,寿光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批。 当山东上下在反躬自省,对照先进省市查找不足时,其自身也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兄弟省市学习取经的对象。事实上,山东并不缺乏发展服务业的先进经验,并且很多经验已走在全国前列,只是这些经验尚未形成燎原之势。 千难万难不如农业难,而山东农业做到了多项全国第一,且在东部省份中,山东是唯一一个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获得发展的地区。山东破解这道难题,理所当然地包含了农业流通领域的大胆尝试。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菜篮子”寿光买全国、卖全国的探索,北京等大城市每天能享受如此大量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交通物流处处长谭颜铭介绍,去年新启用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每天交易量1500万公斤,全部建成后一年可交易100亿公斤。他们还将建立农产品价格指数体系,并逐步推行“寿光标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山东邮政的农村物流,怎能有这样一张延伸到“最后一公里”的大网,为千万农民配送农资,送上科技和服务,这个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网络,已经建立了8万多个“三农”服务站,覆盖全省95%以上的建制村。 制造业,是山东“大象经济”中的“领头象”,多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的“带头大哥”敏锐地把握制造业将专业化服务外包、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世界趋势,努力改变山东制造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格局。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肇始于十多年前的一场“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革命,家电巨头海尔怎能以订单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实现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成本,怎能一只手抓住用户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全球供应链,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现代的物流管理,发动机制造巨头潍柴集团怎能应对单月产量突破5万台的复杂流程,怎能运转年销售收入525亿元的庞大的制造“帝国”。 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让“短腿”变长,“长腿”变壮。山东尝到了这个甜头。 省会城市济南、海滨城市青岛,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实力,上演了山东服务业率先发展的“双城记”,2009年两市服务业占比分别达到51%和45.2%。放眼齐鲁,更可看到山东拥有的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山东人均生产总值已超5000美元,产业体系在调整中更加完备,经济支撑能力较强,这是物质基础;服务业总量大,重要城区、园区、企业、项目等载体的培植成效明显,这是产业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心里不虚。 济南、青岛的今天,会是山东其他城市服务业的明天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用心做。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