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订阅CHINADAILY手机报 |
![]() |
![]() |
山东 > 头条
![]() |
环渤海盗砂现亿元产业链(图) 2010-06-18 18:44
环渤海盗砂现亿元产业链环渤海诸多填海造地工程,刺激形成数亿元的盗砂产业链; 由于分头执法、处罚过轻等因素,盗砂屡打不绝,更诱使黑恶势力介入; 如今烟台等地已加强整治 环渤海地区盗砂图谱。 -核心提示 4月27日,内河船“长鑫218号”非法入海运砂遇难。海难背后,浮现出一个庞大的环渤海盗运砂链条。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渤海湾开展大规模填海工程,形成一个巨大的海砂市场。同时因分头执法、处罚过轻等因素,盗砂现象未被根除,反而“越打越大”。 如今南起烟台长岛县,北至辽宁绥中,长达上千公里的沿海区域,均存在盗砂。有些“砂老大”还用暴力控制盗砂产业链,垄断市场,获取巨额利润。 5月开始,烟台、唐山等地开展整治,试图根治盗砂。 据了解,目前烟台等地的盗砂活动暂已停止。 一根长20多米的吸沙棒深入海中,海底细砂被吸上船,随后通过传送带,输送到边上的运砂船。 只需3小时,它可以装满一艘3000多吨的运砂船。 6月8日,在辽宁绥中海域,几艘装满海砂的船正往天津方向驶去。 而当地相关部门给出的信息是,绥中一带海域早已全面停止核发新的采砂证。也就是说,目前在绥中海域采砂均为盗砂。 记者从辽宁绥中,到天津,再到山东烟台调查发现,盗采海砂在环渤海普遍存在;而不容忽视的是,黑恶势力已渗入整个盗砂链条。 环渤海频现盗砂船 南起烟台长岛县,北至辽宁绥中,长达上千公里的沿海区域,均存在盗砂 6月9日,辽宁绥中团山子港,一艘吸砂船和三艘运砂船泊在码头。沿滨海公路向南,记者在南江港等许多港口,均能见到吸砂船和运砂船。 当地渔民介绍,绥中沿海最多时有8条盗砂船,50多条运砂船。盗砂船已把海底吸出一个个巨大的坑,渔民出海都远远绕着盗砂船走。 “绥中海底的黄砂很金贵。”宋刚(化名)是天津某填海工程项目部的项目经理,从事填海20多年。 他说,填海造地,最核心的原料就是海砂。“其中,上层的黄砂主要来自辽宁绥中和莱州湾。” 据烟台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宋吉华介绍,烟台市的莱州湾和蓬莱、长岛等浅滩海域,千百年来积蓄了大量优质海砂,因便于采吸,吸引了大量的盗砂船来偷砂。 |
|
|||
|
||||
客服电话:010-84883300 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webeditor@chinadaily.com.cn
|
||||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