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西贡 一座时光迷城
西贡在巴黎
初到西贡时,这个城市给我的感觉就像大多东南亚城市一样:拥挤、嘈杂、潮湿。而后来的几天里,走在西贡街头,渐渐发现这座城市中散发着阵阵悠然的欧洲味道。
除了民族风情之外,一个国家的建筑还应该是政治和宗教的体现,近代越南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建筑风格原因自然明了。如果把河内比作我们的首都北京,那西贡在我
眼中就是上海。西贡街头的建筑,大多保留着浓重的法式风格,法国殖民时期的越南,建筑文化也理所应当地流传到这里,其中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应该最具代表性。
西贡著名的圣母大教堂(Notre Dame Cathedrat),又因教堂通体为红色被大家成为“红教堂”,据说教堂始建于1883年。建成整个教堂所用的红砖,都是专程从法国运到越南,并且完全按照法国一所教堂的样子建造,当属西贡的标志性建筑,整体设计风格与旁边的中央邮局一脉相承,都是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经典作品。在众多弧形线条的勾勒下,中央邮局宽大的穹顶横跨顶端,整体建筑风格的特色在于强调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这种感觉在邮局中更为明显,内部穹形屋顶不仅显得富丽高贵,更让整个邮局大厅显得格外明亮宽敞,置身其中,仿佛站在欧洲某座城市的火车站。
从某种程度上讲,哥特式风格起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并持续发展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当代被统称为“法国式”,哥特式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尖形拱门和飞拱的设计。从走在西贡发现的一些知名建筑中很容易感受到,法式风格的建筑已经成为了西贡街头的一道风景线。
有特色的建筑当然不止于此,除了大教堂、邮局这样的地标性建筑,在西贡甚至像菜市场这样的地方,都留有浓重的欧洲建筑风格。从高处俯瞰槟城市场(Cho Ben
Thanh),整体形状呈长方形,整个建筑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耶稣会教堂的平面设计。顶部突出的圣龛呈十字形,也是从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中演变而来。四角三排略低的顶部更加突出了圣龛的形状。走在西贡的大街小巷,从市政厅到总统府,再到歌剧院,类似风格的建筑还有很多。
西贡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古老的建筑中,几天下来感受最强烈的就是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如果说那些殖民时代留下来的建筑散发出的是西贡的古老魅力,那Bitexco金融大厦(The Bitexco Financial Tower)则彰显出了西贡的时尚风范。262米高的金融大厦是西贡最高的建筑,整个大厦在设计之初以越南的国花——莲花为灵感,高耸云天的造型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睡莲,也是蓬勃发展的西贡美丽、饱满的象征。在西贡的时间很快过去,现在回想那几个美丽的夜晚,每每都是借助夜色下,金融大厦灿烂的灯光来引导我们,西贡就这样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