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研经费改革 吸引社会资本涌入
政策
不少创业型中小企业没有足够固定资产,在最需要用钱的时候却时常遭遇各种贷款门槛,成为不少中小企业的发展之痛。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之困,让它们能够在深圳“舒适”地发展,成为深圳一直以来牵挂的事。
资料显示,201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韩国水平。据了解,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是国际通行的反映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科技实力、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创新能力强的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较高。这也意味着,深圳研发投入强度提前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
然而,仔细分析深圳的科研投入,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超过560亿元的科技投入中,政府投入只占一小部分。成绩如何而来?主要是深圳探索科研经费改革,令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科技创新。
市科技创新委创新性地在科技研发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实施科技金融计划,通过设置银政企合作贴息项目、科技保险项目、天使投资引导项目、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股权有偿使用项目5个资助类别,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项融资难题。
以创新性的“银政企合作贴息”为例,对科技资金进行“拨改贷”,从科技研发资金中安排4亿元作为委托贷款本金,以定期存款方式存入政府合作银行,存期为1年。合作银行在委托资金额度的6至10倍基础上,对科技部门项目库中的科技研发项目放贷放款,仅仅这一项,每年对企业的放贷额度即可达40亿元,市财政每年对获得贷款的项目予以贴息。
对此,有专家认为,科技投入方式的改革是啃了科研经费发放这块“硬骨头”,既让政府简政放权,更调动了银行和企业的积极性,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