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招“好人”、纳“贤才”
深圳以海纳百川气势吸引创新人才
2015年,深圳开年之举便将人才创新划入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深圳现有吸引人才的各项政策,集中体现了深圳创新发展的城市定位,体现了这座城市以海纳百川吸引人才的气势。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平台和空间是各级政府部门在人才政策制定中的出发点。曾经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彰显的深圳速度,将来会以“人才就是竞争力”来再次刷新。
深圳的创新走在前列。深圳市市长许勤曾在会上说,深圳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700家,占全省的一半以上。但深圳在创新上也有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是高等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满足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深圳是一座新兴城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比较少,而这些机构往往可以吸纳很多创新人才。此外,现在各地都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深圳要弥补这个短板,就要创新人才政策,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院士、领军人才以及各类技术人才。
2014年底,深圳市为吸引应届毕业生和优秀在职人才入户,优化深圳的人口结构,扩大人才安居政策覆盖面,修订颁布了《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办法》的一大亮点是将原来只有重点企事业单位高中初级人才才能享受的租房补贴扩展到应届毕业生、新调入的在职人才和新引进的归国留学人员。标准为本科6000元/人、硕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
2015年1月,深圳对人才引进做了微调,此次调整透露的信息则是深圳对高端人才的求贤若渴以及对热心公益人才的肯定。今年人才入户积分规则调整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重点引进高技能、专业型、适用型人才;二是完善投资纳税、房产、专利等方面的分值或计分规则,强调和注重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贡献度;三是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扣分力度,防范人才引进中的虚假申报和违规行为,同时调整义工等社会服务的积分规则,鼓励和引导市民热心公益、积极从善、坚持长期参与公益活动。
据《2014深圳市海归人员就业创业现状调研报告》统计,近五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截至2013年底,中国归国留学人员总人数达到144.48万人,广东省归国留学人数占据了全国的最大比例。
创业前期费用补贴重点补贴互联网、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先进制造和涉及民生改善的科技领域,金融、文化、现代物流等市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