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遭破坏
内陆人工湿地在补充
湿地损失除了受自然影响以外,更重要的变化是由人为引起的,而这主要涉及到一些工程施工
“通过每一年最新的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准确地看出生态资源的分布和变化的情况!”昨日,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叶有华博士向晶报记者介绍,“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全市的生态环境作一个评估。特别是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还是领头羊。”
他向晶报记者表示:“这些年内陆的人工湿地是有增加的,一些政府为主导的沿海湿地保育工作也在开展中。”
对比多年数据可以发现,其实最近三年的滨海湿地面积,回落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叶有华介绍:“深圳滨海湿地的分布相比香港来说,比较分散,除了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较集中以外,宝安至大鹏新区的沿海均有少量分布。目前通过复绿、培育,一部分湿地甚至扩张了,但是遗憾的是,一些没有被列入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遭到了破坏。”
对于这些湿地损失,叶有华坦言,除了受自然影响以外,更重要的变化是由人为引起的,而这主要涉及到一些大的工程。一位业内人士向晶报记者表示:“建筑活动、填海等会加快湿地的退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