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深圳口述史 马介璋:带着中国心跨过罗湖桥“落户”特区

2014-12-15 09:25:46 来源:深圳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打造“深圳版”潮菜大酒楼

在我来深圳之前,我的事业版图已经超出了服装领域,不失时机地将触角伸入了餐饮业。1983年,我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佳宁娜大酒楼,在装修、卫生、管理与服务方面均与世界接轨,例如高薪礼聘名厨主理,对我的家乡菜——潮州菜肴的“色、香、味、形、器”等方面精益求精。

开业后果然大受欢迎,食客如过江之鲫,我乘势在香港又开了第二家潮州酒楼。至于为什么叫“佳宁娜”?其实这个牌子是我买过来的,因为音近潮州话“胶己人”(自己人),我觉得还不错,就保留了下来并沿用至今。

当我来到深圳后,发现虽然不缺吃饭的地方,但一般的食肆规模小、品质差,高档的、有品位的餐饮场所寥寥无几,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商机,我决定将香港的佳宁娜潮菜大酒楼引进深圳。

1988年,我在刚落成的深圳晶都酒店,开办了内地第一家大型外资潮州菜酒楼——深圳佳宁娜大酒楼,从店铺装修到菜品等标准,与香港的佳宁娜酒楼一碗水端平。

我记得晶都店还在装修时,市里的领导来参观,好心地劝我:“你搞得那么高档,到时恐怕没有人能消费得起。”我信心十足地说:“深圳这个地方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好多外商进来后,连一个高级一点的消费场所都找不到。如果我做成功的话,就会有很多人来参考,当作一个模范。”

果不其然,佳宁娜晶都店一开业,生意非常火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人民南路斥资10亿港元,打造了深圳最早的、也是当时最大型的商业广场——佳宁娜友谊广场。广场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整个大厦由四座塔楼组成,集商业、办公、住宅、休闲、娱乐于一体。

其实在当时,今日繁华的罗湖商圈并未发育成形。不少人觉得火车站周边虽然人流集中,但环境脏乱差,低档的宾馆酒店或许可以生存,但高档的项目风险太大。但我还是那句话:“我对深圳的发展有信心。”

十年后,随着地铁的开通、政府对火车站广场以及人民南路的改造,周边的大型商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冒起,而佳宁娜友谊广场的价值也一路飙升。

在佳宁娜友谊广场建好后,佳宁娜大酒楼广场店随之开业,此后相继在北京、武汉等十几个国内的城市开设分店,并且还开到了泰国和温哥华等海外城市,成为第一家中餐跨国饮食集团,并首开了潮菜品牌连锁的先河。

推进深圳社团的建设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不少港商看我搞完工业投资又开始做商业投资,也纷纷来深圳淘金,深圳政府认为我起到了带头作用,对我十分关心。我认为取之于社会,也应该用之于社会。因此,除了加大手笔投资特区外,我很想为深圳的发展做些直接的贡献。

1989年,有一次跟市政府的领导聊天时,我提到:“深圳发展得那么快,人口势必越来越多,人的文化水平也会提高,思路也会转变。城市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除了有政府发挥职能外,还需要发动民间的力量,例如成立一些社团、协会。”

他们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但由于当时国家还没放开社会团体的创立,如果要试水完全民间性质的社团,他们问我应该从哪个领域切入?我说:“要不先成立一个非官方性质的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编辑:刘婧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双子座流星雨壮观美景

西安明代秦王古墓被垃圾覆盖

河南新乡一KTV发生火灾 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组图)

西安一小区停电 业主物业门口烤火“抗议”

精彩热图

渔民渤海湾捕获重100余斤巨型“怪鱼”

石家庄80后单腿小伙驾车携母游全国

两百名“圣诞老人”闹京城

红牛HitTop街舞挑战赛总决赛引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