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深圳口述史 马介璋:带着中国心跨过罗湖桥“落户”特区

2014-12-15 09:25:46 来源:深圳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深圳口述史 马介璋:带着中国心跨过罗湖桥“落户”特区

2006年,马介璋捐赈灾款100万元。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深圳口述史 马介璋:带着中国心跨过罗湖桥“落户”特区

2008年,香港潮属社团总会第四届会董就职典礼上,马介璋与李嘉诚亲切握手。

从小到大,父母都教育我要爱国爱家乡。当改革的春风唤醒沉寂多年的神州大地,我随父母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故土。在家乡潮阳,我看到父老乡亲的贫苦和拮据,无法不动容。我当即捐资100万港元,修了一条路、建了一所小学、办了一座自来水厂。

其实我深知,单纯捐款并不是最佳选择,长远之道应该是投资兴业,引进新科技和新管理,从而促进就业,实现脱贫致富,不仅能助力祖国拉动经济发展,还能将盈利再投入再生产和公益事业……于我而言,这才是回馈祖国的最好方式。

但作为港商,因为政策的原因,回内地投资当时还受到诸多的限制,该从哪里开始爱国投资的第一站呢?经过实地考察和综合考量后,答案已见分晓:毗邻香港、有改革开放平台的深圳经济特区。

港督到深点名要看我的厂

我第一次到深圳考察是在1984年底,在深入了解这里的投资环境与政策后,我当即决定将香港的纺织印染到制作成衣等一条龙的流水线搬过来。由于不能独资,我与国内的一个企业进行了合作,在南头买了7万平方米土地,斥资500万港元建设大型服装加工厂。1985年,第一期厂房落成并安装了设备后,正式开始投产。由于投资的势头喜人,到了第二年,我又追加资金达3000多万港元。

1988年的一天,我接到市里面的通知,说时任港督卫奕信爵士访问深圳,指明说“要看马介璋的厂”。其实港督说这话时,深圳市政府还不知道我是谁,也是多方打听,才找到了我,并嘱咐道:“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

第二天一早,港督一行坐船从香港到了蛇口,在时任副市长李广镇的陪同下,来参观我的工厂。我特意举办了一个小型的酒会以示欢迎。

港督只来半天,行程当中要看的企业只有两个,第一个参观点就是我的工厂,这让我受宠若惊。此前我从未把来深圳投资的事告知香港政府,在陪同港督参观时,我疑惑地问:“您怎么会想到来参观我的工厂?”他说:“我还是很关注你的,你为什么要来这里投资?”我说:“在香港搞工业,成本比较高,出口到国际市场后,竞争力被削弱了,所以我必须回到内地投资。”他点了点头,说:“你的想法很好。我相信在未来,深圳在工业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后劲,对你公司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我们又聊了其他一些事情,他在我的工厂逗留了将近40分钟,才去了下一个点。

港督那番话,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第一步棋是走对了,尽管在实际当中并非事事顺心——例如当时的工人虽不难请,但请来的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文化水平,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训练他们的素质以及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此外,因为我们是来料加工厂,在原材料进口报关以及成品出口上的手续都比较繁琐,但也只能“入乡随俗”,尽力去克服这些难题。

编辑:刘婧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双子座流星雨壮观美景

西安明代秦王古墓被垃圾覆盖

河南新乡一KTV发生火灾 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组图)

西安一小区停电 业主物业门口烤火“抗议”

精彩热图

渔民渤海湾捕获重100余斤巨型“怪鱼”

石家庄80后单腿小伙驾车携母游全国

两百名“圣诞老人”闹京城

红牛HitTop街舞挑战赛总决赛引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