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湖北相邻的安徽省,滁州市将涉及基层百姓办事的政府部门都整合在一起,成立街道群众工作站,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直接交给工作站,限期回复。
该市琅琊区居民李祥华前些年外出打工,部分耕地由他人代为耕种。受惠农政策影响决定返乡务农的他,为了要回多年前因为协议不清而失去的耕地申诉多年。
“因为街道一级涉及群众诉求的部门有司法、信访、综合治理等多个部门,他们互相推诿,问题拖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李祥华说。街道群众工作站成立后,在一名工作人员带领下,他很快与多个部门接洽,最终顺利要回了被人占用的耕地。
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贵阳市,政府探索实施社会管理“扁平化”,精简管理层级,对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2011年以来,贵阳市全面撤销49个街道办事处,建立90个社区服务中心,将原来的市、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四级管理”变成市、区、社区“三级管理”。
贵阳将很多社区按200户至400户划分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至2名网格管理员,为网格内的居民提供计生、治安、劳保等方面的一站式咨询和帮助。这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以前村里堵路、越级上访的现象不时出现,干群关系一度紧张。实行新的管理模式以来,很多问题能通过正常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怨气少了。”贵阳市都拉乡都拉村村支书罗兴奇说。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中共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国各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将有助于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政府与民众关系,有助于基层矛盾的化解。(记者 张云龙 王笛 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