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

2009-03-04 14:24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2月28日下午3点,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同广大网友亲切交流、真诚沟通。网友们积极回应,踊跃参与,在短短数个小时的时间里,网友向温总理提出的各种问题就超出了30万个。在两会召开前夕,温总理在线与网友交流,这是邀请民间代表到中南海问计的延续,是在更大范围内征求民意的表现,而网络也成了公民参与政治、表达诉求的重要手段。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并被广泛运用的今天,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意义重大。

    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要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与网友亲切交谈,此次温总理和网民做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都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而各地的领导干部坚持上网、欢迎广大网友“排砖”的做法也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气息。看了温总理与网友的交流记录,我们不难发现,网友们反映了许多切实关乎群众生活的问题,比如“借读费高”、“看病贵”等;也提出了许多可贵的建议,比如“财产申报制”等;还表达了自己特别关注的方面,诸如中美关系、总理家事等。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人民的声音得到了充分表达,人民的智慧得到了有效迸发。

    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创新了实践群众路线的方式和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这一方面,网络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平台。通过网络,领导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广大人民的所需所想所求,从而在综合人民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正确决策;广大人民则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等,并及时反馈这些方针、路线、政策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经过“一来一往”的循环,政府和民间实现了有效互动,各项事业也将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有的媒体将网络称为“通往中南海最近的窗口”,形象地反映了网络在“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网络必将成为新时期实践群众路线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把网络建设成为民意表达的平台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网络是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平台。一方面,通过网络,广大人民主动参与到政治民主化进程当中,参政议政,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充分实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广大人民对政府的监督权也得以有效行使。尽管这种“行使”还不充分,还不彻底,但只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网络监督的作用就会进一步凸显。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可以说,要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发展人民民主。在如何发展人民民主这个问题上,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温总理在两会召开前夕通过网络征求民意,则进一步肯定了网络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网络必将成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推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呢?

    其一,把通过网络征求民意形成机制。所谓形成机制,就是通过制度把个案变成长期的政府行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凡遇重大会议召开或政府重大决策,都可以提前通过网络广泛征求民意。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比如一些特殊商品的定价问题,除了举办价格听证会之外,不妨也听听广大网友的意见。广大网民涵盖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通过网络征求民意,能够保证政府所作决策的科学性,也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其二,通过网络征求民意不能仅仅限于中央政府的自觉行为,而且也应该成为每一级地方政府的自觉行为。我国属于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如果只有中央作为,而地方不重视,通过网络征求民意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只有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在中央政府积极作为的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把民意变成活生生的实践。而且从地域上来说,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加贴近群众,也就更加了解实际情况,更有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征求民意,让人民满意。

    其三,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络行为。网络不是万能的,其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人肉搜索就衍生出了“网络暴力”的问题,也不排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来操纵网民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加大网络法制建设,进一步推动网络建设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序化。唯有如此,网络才能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编辑:霍默静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向帅)

 
图说两会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